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医学信息》 > 201420
编号:13682493
50例心血管内科患者感染因素的调查及应对措施
http://www.100md.com 2014年5月21日 王伟燕
预防,治疗心血管疾病已经成为现代社会严重威胁人们生命安全的疾病之一,其发病率呈逐年增长趋势,伴随着
第1页

    参见附件。

     摘要:目的调查分析心血管内科患者感染的主要因素,并制定相应的针对性治疗和预防措施,降低感染发生率,促进临床治疗效果的进一步提高。方法选取我院2012年1月~2014年1月我院心血管内科收治的50例感染患者为研究组,回顾性分析其临床资料,总结感染情况及部位,同时随机选取同期为发生感染患者50例为对照组,对比分析两组患者感染因素。结果心血管内科患者感染发生率为,主要感染部位为下呼吸道、上呼吸道、泌尿系统、胃肠道、皮肤软组织;合并症、侵入性操作、抑酸剂、预防性抗生素应用等均为感染的危险因素,研究组和对照组比较,差异具有显著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心血管内科感染大多由于合并症、侵入性操作以及抑酸剂和抗生素应用等引起,由此,在临床治疗过程中要密切关注和监控患者合并症情况,严格掌握侵入性操作的适应症,积极预防感染的发生,一旦发生感染,则需及时进行药敏试验,依据药敏试验的结果制定相应的治疗方案,待患者病情痊愈后及时妥当安排出院。

    关键词:心血管内科;感染因素;预防;治疗心血管疾病已经成为现代社会严重威胁人们生命安全的疾病之一,其发病率呈逐年增长趋势,伴随着疾病的进展,心脑脏器的损伤以及相关临床并发症发生率也呈逐年升高趋势,严重影响患者的身心健康[1]。心血管疾病具有多变性、复杂性、突发性以及快速性等临床特征[2],患者在发病状态需要全面系统的临床治疗,住院治疗是较为严重的心血管疾病主要的治疗方式,以往采用药物治疗,近年来,随着医疗技术不断飞速发展,介入治疗技术逐渐成熟,在心血管系统疾病治疗广泛应用且疗效较为显著,但是随着其不断应用,感染的发生率也随之升高,严重阻碍了疾病的顺利治疗和疗效的发挥,据临床研究资料显示[3],心血管疾病患者相比于其他系统疾病患者感染率高,达11%以上,已经引起临床医师高度关注和重视。笔者为最大限度强化医院感染的控制情况,随机抽取我院2012年1月~2014年1月发生感染的心血管内科患者为研究对象,分析其感染情况,并和同期未感染50例患者进行对比分析,探析感染的影响因素,旨在为今后临床工作中预防和治疗感染提供参考和借鉴依据,降低感染的发生率。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本次研究笔者随机选取我院2012年1月~2014年1月心血管内科住院患者感染患者50例为研究组,患者的临床症状均符合《医院感染诊断标准》[4]中相关的判断标准,其中男29例、女21例 ......

您现在查看是摘要介绍页,详见PDF附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