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医学信息》 > 201420
编号:13682224
不同剂量米非司酮用药方案在治疗子宫肌瘤的比较研究
http://www.100md.com 2014年5月21日 朱成英
米非司酮子宫肌瘤是子宫良性肿瘤,多见于育龄期女性,临床表现为子宫、阴道不规则出血,伴有贫血、腹部压痛
第1页

    参见附件。

     摘要:目的 探讨不同剂量米非司酮用药方案在治疗子宫肌瘤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取220例子宫肌瘤患者为研究对象,采用数字表法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各110例,对照组采用25mg/d大剂量米非司酮治疗,治疗组采用小剂量12.5mg/d的米非司酮治疗;比较观察治疗前后子宫及肌瘤的体积,抽血检查HB和女性素水平。结果 治疗组患者子宫、瘤体(110.1±26.7、34.3±6.6)cm3、FSH(10.8±2.9) ug/L、LH(9.7±2.3)IU/L及E2(157.8±27.4)明显低于对照组;Hb(128.1±37.5)g/L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小剂量米非司酮即可有效缩小子宫肌瘤患者的肌瘤体积,提高Hb含量,降低女性激素水平,临床疗效优于常规大剂量治疗。

    关键词:子宫肌瘤;不同剂量;米非司酮子宫肌瘤是子宫良性肿瘤,多见于育龄期女性,临床表现为子宫、阴道不规则出血,伴有贫血、腹部压痛等症状[1]。子宫肌瘤的治疗以药物保守治疗和手术切除为主。目前临床多采用米非司酮保守治疗,但米非司酮的使用剂量存在争议。本文以220例子宫肌瘤患者为研究对象,分别采用不同剂量的米非司酮来保守治疗,并观察比较两组临床治疗效果,旨在为临床治疗子宫肌瘤提供参考。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研究对象为2011年3月~2013年9月,本院妇科收治的220例子宫肌瘤患者。入选者均有不规则阴道出血史,伴有低色素性贫血,并经彩色超声波检查予以确诊[2]。将220例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110例。其中对照组年龄33~45岁,平均年龄(39.2±1.67)岁;治疗组年龄34~46岁,平均年龄(38.7±1 ......

您现在查看是摘要介绍页,详见PDF附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