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医学信息》 > 201420
编号:13682246
血常规检验的影响因素及控制研究
http://www.100md.com 2014年5月21日 欧阳连国
控制策略血常规是临床血液检测的主要项目之一,对于多种疾病的诊断鉴别以及预后判断具有重要意义。临床实践发
第1页

    参见附件。

     摘要:目的 探讨影响血常规检验结果的因素以及控制对策。方法 比较不同送检时间及不同存放方式血标本的检验结果,探讨其影响因素,并探讨其控制对策。结果 末梢血标本的WBC及RBC水平较静脉血检测结果明显升高,而PLT水平显著低于静脉血标本(P<0.05);不同保存温度对于RBC、WBC及PLT检验结果无明显差异(P>0.05);24h后送检的WBC较2h内送检显著降低,RBC及PLT较2h内送检显著提高(P<0.05)。结论 血常规检验结果受诸多因素的影响,强化检验前后质量控制,对于提高血常规检验结果准确性及可靠性具有重要意义。

    关键词:血常规;影响因素;控制策略血常规是临床血液检测的主要项目之一,对于多种疾病的诊断鉴别以及预后判断具有重要意义。临床实践发现,在血常规检验中,检验结果常受到诸多因素的影响,例如标本采集方法、部位、保存及放置时间等[1]。为提高血常规检验的准确性与可靠性,本研究分析了血常规检验的影响因素,并探讨了其控制策略,现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随机抽取2013年1月~12月,我院接受血常规检验者136例,其中,男性71例,女65例,年龄在22~45岁,平均为(32.9±4.4)岁。向受试者讲明研究目的以及过程,并取得其同意和配合。受试者在研究期间均保持其常规生活方式及生活规律,在坐姿休息5min后常规采集血液标本。

    1.2方法

    1.2.1标本采集所有受试者均常规采集静脉血以及末梢血4次。静脉采血时,嘱患者取端坐位,手臂自然伸直并平放,充分暴露穿刺部位,并寻找适宜的静脉,常规消毒以后穿刺采血,完成采血后将针头拔出,并以无菌棉球进行压迫止血。末梢血选择中指或者无名指的指尖指腹内侧采血,轻揉采集部位,使其自然充血以后,常规予以消毒并固定,操作者以右手持拿消毒采血针,自患者的指尖腹内侧快速穿刺 ......

您现在查看是摘要介绍页,详见PDF附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