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医学信息》 > 201420
编号:13682456
公立医院融资渠道浅谈
http://www.100md.com 2014年5月21日 《医学信息》 201420
融资渠道党的十八大和十八届三中全会指出,要使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深入发展,医疗
     摘要: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医疗市场的竞争加剧,公立医院面临融资难题。本文从5种融资渠道分析公立医院融资的特点,公立医院选择适合自己发展的融资渠道,加快公立医院发展。

    关键词:公立医院;融资渠道党的十八大和十八届三中全会指出,要使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深入发展,医疗市场的竞争进一步加剧,公立医院、民营医院和中外合资医院同台竞技,在目前的市场经济体制下,财政资金投入越来越少,公立医院的发展不同程度的受到资金瓶颈制约。因此,要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基础性作用。拓宽公立医院融资渠道,加快公立医院发展,显得尤为重要。笔者仅从5种融资渠道及其投资风险方面进行探讨。

    1 银行贷款

    银行贷款是一种传统的融资方式,银行贷款分为商业银行贷款和政策性银行贷款。商业银行贷款又分为国有商业银行贷款、股份制商业银行贷款、地方商业银行贷款。政策性银行贷款主要有:国家开发银行贷款、中国农业发展银行贷款和中国进出口银行贷款。医院向金融机构贷款主要用于资金周转和购置医疗设备及房屋的基本建设上。因此,医院应根据实际需要,采用不同的贷款方式。

    1.1商业银行贷款商业银行贷款有长期贷款和短期贷款,长期贷款是指医院向银行或其他金融机构借入的偿还期在1年以上的款项,其特点是:贷款时间较长,利率比较高。适合于医院购买医疗设备及基建项目,但它的利率较高。因此,医院进行长期贷款投资应充分论证,进行可行性分析,预测投资项目的经济效益,制定周密的还款计划。

    短期贷款是指医院向银行或其他金融机构借入的偿还期在1年以内的款项,短期贷款的特点是:贷款时间短,利率较低。因此,适合于医院临时资金周转,如购买药品、卫生材料等。由于受国家宏观经济政策的影响,商业银行贷款存在利率风险,当医院资产负债率达50%以上时 ......

您现在查看是摘要页,全文长 7041 字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