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医学信息》 > 201424
编号:13676243
护理干预预防胫骨骨折髓内钉固定术后深静脉血栓形成临床效果分析(2)
http://www.100md.com 2014年6月18日 杜延英
第1页

    参见附件。

     3讨论

    目前, 静脉血流发生淤滞、血液的高凝状态和血管内皮发生损伤三因素被学术界认为是深静脉血栓形成的三大主因(virchow氏三联征),深静脉血栓如不及时治疗, 可以引发患者的脑、 肺等重要器官的栓塞致肺梗塞, 威胁病人的生命, 或造成血栓后综合征长期影响生活质量[5]。胫骨骨折患者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发生率临床报道较多,其促发因素有患者的创伤、术中麻醉、高龄以及术后制动等。这可能与骨折导致血管内膜损伤体内凝血系统激活各种炎性介质大量释放、术中麻醉、同时术后长期卧床休息等因素有关[6]。在术前加强健康教育,在围手术期及术后实施全程护理干预并配合饮食,指导早期功能锻炼及健康指导,密切关注患者的症状体征是非常重要的。预防性护理干预措施包括健康宣教、体位干预、饮食干预及严密观察抗凝溶栓药物预防使用以及早期功能活动等,其中健康宣教能够有效提高患者护理依从性,饮食干预能够降低血液黏稠度并能避免便秘发生。抗凝溶栓药物预防使用对于补充血容量以及提高血栓易溶性等有重要意义。早期功能锻炼则可以促进肌肉紧张加快下肢静脉回流[7]。本次研究显示预防护理组患者下肢深静脉血栓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 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对照组和预防护理组患者便秘及早期活动等深静脉血栓发生易患因素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

您现在查看是摘要介绍页,详见PDF附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