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医学信息》 > 201425
编号:13676129
慢乙肝患者拉米夫定治疗过程中HBV DNA定量结果的变化分析
http://www.100md.com 2014年6月25日 邓林 石铭 张凡
第1页

    参见附件。

     摘要:目的 探讨CHB(慢乙肝)患者拉米夫定治疗过程中HBV DNA定量结果的变化分析。方法 选取CHB患者254例,按拉米夫定药物治疗时间长短的不同进行分组,分别采用PCR荧光法进行乙型肝炎病毒核酸的定量检测,对测定获得的结果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拉米夫定治疗不同时间分段的乙肝病毒基因阳性率分别为38.89%、52.31%、66.67%、80.00%,随着拉米夫定药物治疗时间的延长,乙肝病毒基因的阳性率逐渐上升。结论 长时间应用拉米夫定治疗慢性乙型肝炎可以导致部分患者HBV DNA定量结果反弹性升高。

    关键词:慢性乙型肝炎;拉米夫定;HBV DNA定量

    拉米夫定作为国内首批的抗病毒药物之一,因其在抑制病毒方面效果良好、不良反应少、患者的耐受性好、价格适宜以及副作用少等优点被广泛应用于临床治疗[1]。拉米夫定抵抗乙肝病毒基因的主要作用机制是抑制HBVR DNA聚合酶的形成,终止DNA链的进一步延伸,阻止HBV的复制,但拉米夫定药物并不能清除肝细胞核内的cccDNA,cccDNA在体内含量虽然很少但其半衰期很长,因此长时间使用拉米夫定可导致HBVR DNAR P区发生YMDD变异[2]。本实验通过对拉米夫定药物治疗时间不同的患者进行病毒含量检测,探讨患者抗病毒治疗期间乙肝病毒含量变化,为临床医生合理选择用药提供有效依据。

    1 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取2011年~2014年大连市第六人民医院慢性乙型肝炎254例(均为住院患者);其中男性病例192例,女性病例62例,年龄20~75岁,所有患者均已接受拉米夫定治疗不等时间(1~96w)。入选标准:所有患者进行治疗前表面抗原阳性6个月(36w)以上 ......

您现在查看是摘要介绍页,详见PDF附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