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医学信息》 > 201425
编号:13675928
浅谈减轻新生儿重症肺炎吸痰时不良反应的护理策略
http://www.100md.com 2014年6月25日 《医学信息》 201425
     新生儿科利用电动负压吸引吸痰是重症肺炎解除呼吸道梗阻的最常用的方法。但在常规的护理吸痰操作中,发现大部分患儿会发生一系列的不良反应,通过心电监护监测并与吸痰前作比较,大多数患儿会出现心率增快、血氧饱和度下降,严重时会出现憋气、呼吸暂停、面色及全身皮肤发绀等症状。如何减轻患儿吸痰时的不适反应和及时采取相应、适宜的护理方法需进行一些探讨。

    1 临床资料

    选择2011年1月~2012年8月在我院新生儿科住院的重症肺炎患儿120例,其中有80例建立人工气道(气管插管),10例昏迷患儿,清醒患儿70例,未建立人工气道的患儿40例。

    2 患儿吸痰时出现的不良反应

    患儿在吸痰的过程中,应严密观察患儿吸痰过程中出现的不良反应:如吸痰时患儿出现的低氧血症、气管黏膜损伤出血、支气管痉挛性呛咳、心率下降、发绀、气管插管痰阻、肺不张或肺部感染等。应使用血氧监护来严密监测患儿的心率、SpO2的变化,严密观察患儿的面色、及时监测患儿的血压,若发现SpO2大幅度下降,心率增快或减慢明显时,应立即停止吸痰,连接呼吸机调高氧流量或复苏囊正压通气,必要时待SpO2上升90%~95%或者恢复到吸痰前水平,方可再次吸痰,吸痰不超过15s/次,2次吸痰间应间隔3~5min。

    3 吸痰护理操作中的对策

    3.1吸痰前的准备 协助患儿取侧卧位,对昏迷及机械通气的患儿应及时更换体位,翻身、扣背、湿化气道(每2~3h按左→平、右→平顺序进行),痰液粘稠患儿遵医嘱给予高频雾化吸入后再吸痰。

    3.2吸痰管的选择 在新生儿吸痰的过程中,吸痰管的选择极为重要,吸痰管过粗或过细对患儿均不利,根据患儿的孕周、年龄选择6~8号吸痰管,选择质地光滑,管壁挺直,硬度合适,富有弹性的硅胶吸痰管,吸痰管的直径不超过气管插管直径的2/3。

    3.3拍背及湿化 这个步骤为吸痰前必不可少的步骤,在给患儿翻身、拍背时会产生一定的震动,有利于患儿痰液的吸出。而湿化(将0.9%的NaCl经插管注入后,接连呼吸机或复苏气囊将湿化液均匀地弥散入各分支气管)将呼吸道痰液稀释,使其更易于吸出。①高频雾化湿化,根据患儿的肺部体征和痰液黏稠度调节湿化器的温度,一般设定在36℃~37℃;②气管内滴入湿化液,建立人工气道(气管插管)患儿如果痰液黏稠,可向气道插管内滴入0.9%氯化钠溶液0.5~1.0ml,连接呼吸机将氧流量调至100%,或用复苏气囊加压6~8次后吸痰。

    3.4正确吸痰 为人工气道(气管插管)患儿时先将插管浅部痰液吸尽,再吸深部痰液,将吸痰管插入时应迅速、熟练,尽可能地减少低氧血症及气道粘膜的损伤。经口腔、鼻腔内吸痰应先吸口腔再吸鼻腔,将吸痰管插入时应迅速、熟练插入,打开负压后,吸痰管左右旋转,向上提拉、动作轻柔、敏捷,吸痰管插入深度不能超过患儿鼻尖到耳垂的距离,一根吸痰管只能使用。

    3.5吸痰前后给予高浓度的氧气吸入 由于临床采用的吸痰方式需要在吸痰过程中中断机械通气,从而导致患儿发生低氧血症、SpO2大幅度下降,心率加快,因此在吸痰前给患儿吸入100%氧2~3min,可有效预防吸痰导致的低氧血症,增加患儿体内的氧储备,提高患儿机体对缺氧的耐受性,减轻了吸痰时的不适反应,提高患儿SpO2,减少吸痰对患儿心率、血压的影响;吸痰完毕后给予100%氧吸入2~3min,可以减少患儿在吸痰过程中对氧的消耗,使体内的氧储备得到有效恢复,吸完痰后将氧流量分次下调至吸痰前的水平,以预防患儿长时间吸入高浓度氧从而引起的吸入性肺不张、氧中毒、肺组织纤维化等不良后果。

    3.6密切观察患儿吸痰时可能出现的不良反应。患儿在吸痰时如出现:低氧血症、气管黏膜损伤出血、支气管痉挛性呛咳、心率下降、发绀、气管插管痰阻以及肺不张、肺部感染等不良反应。操作人员应动作轻柔、敏捷,选择合适的吸痰管,吸痰过程中应严密观察患儿SpO2、心率及血压的变化、如发现SpO2大幅度下降,心率减慢或明显增快时,应立即停止吸痰,连接呼吸机给予100%氧流量,或使用复苏囊正压通气,必要时待血氧饱和度上升90%~95%或者恢复到吸痰前水平,方可再次吸痰。

    3.7吸痰后的护理 吸完痰后给患儿纯氧或高浓度氧2~3min,以恢复患儿体内足够的氧储备,然后再将氧流量调至吸痰前的水平,以防长时间高浓度氧引起肺损害、氧中毒等不良后果。

    4 吸痰护理中的应注意的事项

    4.1严格控制调节负压 调节负压吸引的压力要适中,新生儿吸痰负压应小于13.3 KPa,吸痰不超过15s/次,若一次未吸净应间隔3~5min再吸,2次吸痰间,给患儿高流量氧气,待患儿生命体征平稳后再行吸痰,避免低氧血症及压力过大而造成气道黏膜的损伤、增加患儿吸痰的痛苦,对正常呼吸和患儿体内循环的干扰也越大。

    4.2严格控制吸痰时机 原观点认为2h吸痰1次,但本人多年经验证明,过度的气道刺激不但会误伤气管内粘膜,更会使气道分泌物增多。新观点认为:只有在患儿有如下情况时吸痰必要时再操作,如:患儿出现呼吸困难、听诊有肺部有湿啰音、SpO2下降等情况再进行吸痰。

    4.3严格执行吸痰时无菌操作 特别是人工气道(气管插管)患儿更应该严格遵守无菌操作原则,常规使用无菌密闭式吸痰装置时,在吸完痰后应将气管插管与呼吸机接头处75%酒精或碘伏消毒后再连接,加强基础护理,做好口腔护理,观察口腔黏膜情况,发现异常给予对症处理,及时清除口腔内的分泌物,防止致病菌的繁殖。减少误吸的发生,可以采用微量输液泵持续滴入或使用小号胃管鼻饲、在喂养前后30min内不能进行吸痰护理,预防胃食管返流,从而减少胃肠道病原菌的定植和吸入,减少气管内痰液,起到预防感染的作用。

    4.4严格控制好吸痰的时间 吸痰时间不应超过15s/次,在2次吸痰间隔中间,给予患儿吸入高流量氧气,严格观察患儿有无缺氧表现。

    4.5严格掌握好吸痰的手法 动作轻柔,将吸痰管前端用生理盐水湿润,关闭负压后轻而快地插入气管导管或患儿的口、鼻至气管、支气管内,插入气管导管内时,若吸痰管遇到阻力,则先将吸痰管上提1~2cm后再放松负压,边旋转边吸引,慢慢向外提;口、鼻至气管、支气管内吸痰时,插入的深度根据患儿的情况及痰液累积的部位而定,再放松负压,边旋转边吸引,慢慢向外提,动作轻柔;如痰液多时,在旋转提出的过程中可稍停留,轻轻地左右摆动,忌来回抽插导致损伤。痰液粘稠不易吸出时,可先行高频雾化吸入或气管插管内滴入0.9%氯化钠溶液0.5~1.0ml,用复苏气囊加压6~8次后吸痰。吸痰过程中注意无菌操作,先吸净气管内痰液,再吸口鼻腔内分泌物。

    4.6严格监护 吸痰过程中密切监测生命体征变化、血氧饱和度的变化及有无缺氧症状。

    5 小结

    采取上述对策后,在吸痰操作过程中,95%以上患儿面色青紫、呛咳、憋气等症状减轻或消失,同时,有效清除了患儿呼吸道分泌物,解除呼吸道梗阻,提高治愈率,缩短患儿的住院天数,大大提高了危重患儿的抢救成功率。

    参考文献:

    [1]李盘云.新生儿机械通气时有效吸痰的护理体会[J].中国实用神经疾病杂志, 2010,14:90-91.

    [2]孙俏丽.新生儿机械通气有效吸痰的护理体会[J]. 临床合理用药杂志,2009,10:81-82.

    [3]时亚平.不同吸痰时机对气管插管新生儿排痰的影响[J].中国实用护理杂志,2005,03:12-14.

    [4]孙雪莲.不同种类气道吸痰的方法及其保护措施[J].航空航天医药, 2009,08:123-124.

    编辑/哈涛, 百拇医药(雷菊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