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保健版 > 家庭健康 > 职业与健康 > 信息
编号:13663319
浅谈护理人员的职业危害及防护措施
http://www.100md.com 2014年9月3日 《医学信息》 201435
     摘要:因为护士工作的特殊性,常暴露于多种职业性危害因素中,影响了医疗护理质量的提高,同时也严重损害护理人员的生活质量。本文通过分析护士在临床工作中面临的各种职业危害,提出相应的防护对策,降低职业危害在护士身上的发生率,有效做到自我防护。

    关键词:护理人员;职业危害;防护措施 随着现代医学的迅速发展和对医院职业危害的认识,自我防护问题越来越受到关注。医院内由于患者高度聚集,加上各种诊断、治疗技术的应用,形成了医院特有的生物性、物理性、化学性环境;同时由于护理工作高强度性,使护理人员经常处于心理学高度应激状态。如何有效避免护理人员的职业危害,加强护理人员的主动防护意识,已迫在眉睫。降低职业危害的发生,不仅为了自身不遭受医院职业危害所致的损害,而且还关系到所有其他接触人员的利益。

    1危害因素

    1.1 生物性因素 在未经诊断和病因不明的情况下,患者无意识地把病原体带入了医院,导致在医院流动人群之间的传播。接触患者具有传染性的血液、体液、尿便、胸腔积液等分泌物,手术切下的标本,被污染的器械、敷料、针头等,若不注意防护,不仅可造成自身感染,还会成为传染媒介[1]。病情危重患者病情常不稳定,变化快,在争分夺秒抢救患者的危急时刻,常忽视了自身的防护,使护士极易被感染疾病。其中乙肝、丙肝、艾滋病是最危险的感染性疾病,通过血液传播的效率最高, 一次即可感染。
, http://www.100md.com
    1.2 化学性因素 对护理人员造成职业危害的化学性因素主要是一些药物及消毒剂的接触,如含氯消毒剂、过氧乙酸、戊二醛等,可导致头痛、职业性皮炎、鼻炎、哮喘,甚至可导致妊娠期护士胎儿畸形、流产。吸入性麻醉药是医务人员特别是手术室、重症监护室人员的危害之一。长期吸入挥发性麻醉剂, 会影响肝、肾功能及维生素B12正常代谢, 并抑制骨髓的造血功能以及导致女性自然流产发生率增加[2]。

    1.3 物理性因素

    1.3.1 锐器伤 锐器伤害是护士职业危害中导致感染血源性疾病最常见的原因。最常见的是注射器针刺伤, 其次为手术缝针、刀片、玻璃类器械刺伤等。其损害不仅在于刺伤本身,而是更可传播疾病。

    1.3.2 负重伤 由于搬运重物或患者,不正确的弯腰、超时站立均可造成护士肌肉骨骼损伤,尤其是脊柱、关节损伤。

    1.3.3 辐射、噪音危害 辐射多来源于X机和心电监护仪。护士常暴露于小剂量放射环境中, 应警惕白细胞减少、不良生育等职业性损伤,甚至致癌、致畸。噪音主要来源于各种报警声、仪器的机械声、部分医疗操作声、工作人员的说话声、患者的呻吟声等。长时间在高噪音环境内, 可导致疲劳、烦躁、头痛、听力下降、血压升高等反应。
, 百拇医药
    1.4 心理性因素 护士经常会面对患者的痛苦、焦虑、死亡, 护士遇有急症、危重患者抢救时超负荷工作,工作压力重;患者家属对医务人员期盼过高,频繁的夜班也使护士承受着巨大的工作压力, 加上还承担着抚养后代和管理家务的重担, 容易造成护士身心疲劳。 其疲溃感较其它职业严重。

    2职业防护现状

    2.1 临床护士职业防护的重要性认识不够 护理界长期强调不怕脏、不怕累的敬业精神,导致护理人员对个人防护的重视不够;临床实际中理论清楚,但实际操作简化;信赖多年穿戴习惯,感觉戴手套操作不方便;不少护士因工作繁忙,认为六步洗手太麻烦,且擦手工具不规范,容易造成再次污染。

    2.2 合理应用安全防护技能较差,对血源性传染疾病认知度不高 针刺伤是医护人员最常见的一种职业性损伤,多种血源性传播的疾病经此途径传播,护理人员中98%在工作中被利器刺伤过。血液中潜在的具有传播性致病因子有10多种,最为重要的有乙肝病毒、丙肝病毒和艾滋病病毒。
, 百拇医药
    2.3 发生职业暴露后上报意识差 在发生针刺伤后,应立即挤出针刺处的血液,并用碘酊或肥皂及清水冲洗伤口,及时上报,上报后按要求接受检查和暴露后预防。部分护理人员发生针刺伤后,恐慌感染上疾病不愿意上报;或者怕麻烦,错过暴露后的预防措施。

    3 防护措施

    3.1 建立健全规章制度 建立接触特殊感染源,控制预防的原则,避免受到针头和其他锐利物的损伤,规定护士绝对不要将针罩罩回针头;操作后针头或锐器在使用地立即被扔进耐刺的锐器收集箱中。建立损伤后的监护与健康跟踪制度,如不慎被锐器刺伤应立即采取相应保护措施,清创、消毒,并进行血源性传播疾病的检查和随访。

    3.2 加强药物管理 加强化疗药物的管理,建立化疗操作流程、加强护士的防护意识,提供安全的防护用品、设备和环境。接触抗肿瘤药物的护士应穿戴好手套、防护衣和口罩,口罩和手套要定时更换;操作中不慎将药物溅到皮肤或眼睛,应立即用生理盐水彻底冲洗。
, 百拇医药
    3.3 加强自我防护 长时间站立的护士应学会合理用力,运用正确的姿势,培训护士正确搬抬患者和帮助翻身。在摄床旁拍片时让所有人员尽可能远离摄片机器10m以上[3]。

    3.4 重视洗手与戴手套 医院感染病原体传播最主要媒介是污染的手,因此要强调洗手的重要性。在进行护理操作前后,接触患者前后、上下班前、脱隔离衣后要洗手。因此,一定要重视洗手并掌握洗手的规范方法。实践证明,这些预防措施在临床工作中起到了积极作用。

    3.5 提高认识,减少精神及心理压力 要积极应对各种压力,调节心态。通过沟通技巧的学习,正确处理护患关系。以高度的责任心,精湛的技术,防范差错事故发生。

    4结论

    综上所述,护士的职业危害主要包括物理性危害、化学性危害、生物性危害和心理社会性危害。对于这些危害,相关医疗机构也采取了一定的防治措施,大大降低了这些危害因素的伤害。但是由于医院内各个科室收治的患者和科室设置的不同,各个科室护士所遭受的危害及其程度就有所区别;护士年龄、性格类型、职业情感、学历及工作年限的差别,与所遭受的危害及其程度也有所差别;再加上相关经费的不足等,制定全面科学规范的职业危害防范措施和处置预案,更有效地降低这些危害因素的影响,值得在不断的实践中进一步研究和探讨。

    参考文献:

    [1] 王红,陆卫国.护士职业危害的调查及防护对策[J].医学理论与实践,2005,18(4):474-475.

    [2] 凌瑞杰,喻维,汪毅.医院环境中的职业危害因素与防治对策[J].公共卫生与预防医学,2006,17(3):41-43.

    [3] 哈智华.护士职业防护研究进展[J].护理研究,2004,18(6):957.

    编辑/许言, http://www.100md.com(王春艳等)


    参见:首页 > 保健版 > 家庭健康 > 职业与健康 > 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