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医疗版 > 症状 > H > 红斑
编号:13662810
42例系统性红斑狼疮患者感染影响因素探讨
http://www.100md.com 2014年9月10日 《医学信息》 201436
     系统性红斑狼疮(systemic lupus erythematosus,SLE) 是一种临床表现有多系统损害症状的慢性系统性自身免疫病。感染是导致SLE患者病情加重、影响疗效和预后的重要因素, 并成为SLE患者死亡的重要原因之一[1]。我们通过对我院42例系统性红斑狼疮(SLE)并发感染患者的临床及用药特点进行了回顾性的分析,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取2009年2月~2013年8月在我院住院的SLE患者42例, 所有患者符合1997 年美国风湿病学会SLE的诊断标准,排除了其他伴有自身免疫性疾病及合并肿瘤者,其中男2例,女40例;年龄<50岁32例,平均(30.7±5.1)岁,≥50岁10例,平均(65.5±9.7)岁。

    1.2方法 收集住院SLE患者的临床及用药资料,主要包括患者性别、年龄、激素(PDN)起始用量、免疫抑制剂使用、中药汤剂治疗。感染的确立:每例患者通过病史、体格检查和实验室检查,体温大于37.3°,确立感染情况,感染诊断标准参照文献[2]。观察PDN起始用量、免疫抑制剂、中药等各因素对SLE感染发生率的变化。
, 百拇医药
    1.3统计学分析 采用SPSS13.0 统计软件,计量资料统计描述采用(x±s),统计推断采用t 检验或非参数检验,计数资料统计描述采用例数或百分率,统计推断采用χ2检验,P<0.05 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年龄因素 在42例患者中≥50岁10例,其中感染9例,感染率为85.0%;<50岁32例,其中感染16例,感染率为50.8%,以≥50岁组感染率高(P<0.01)。

    2.2性别因素 在42例患者中女性40例,其中感染23例,感染率为57.5%;男性2例,其中感染1例,感染率为50.0%,两者感染率没有差异(P>0.05)。

    2.3感染与激素及免疫抑制剂治疗的关系 在42例患者中单用激素治疗患者19例,其中感染12例,感染率为64.9%;激素联合CTX治疗10例,其中感染5例,感染率为50.0%;激素联合雷公藤治疗7例,其中感染3例,感染率为35.7%;激素联合吗麦考酚酯组治疗6例,其中感染5例,感染率90%。激素联用吗麦考酚酯组感染率要高于激素联用CTX组(P=0.032<0.05)及雷公藤组(P=0.008<0.05)。单用激素组及激素联合CTX组间不存在差异(P=0.275>0.05);单用激素组与激素联合雷公藤组间不存在差异(P=0.06>0.05)。
, 百拇医药
    2.4感染与激素起始剂量的关系 在42例患者中起始激素剂量小于40mg者9例,其中感染5例,感染率为55.5%;起始激素剂量在40~60mg之间者17例,其中感染9例,感染率为52.9.0%;激素起始剂量大于60mg为16例,其中感染11例,感染率为67.7%;该三组感染率之间不存在差异(P=0.470>0.05)。

    2.5感染与中药汤剂治疗的关系 在42例患者中使用中药汤剂治疗22例,其中感染11例,感染率为46.5%;未使用中药汤剂治疗20例,其中感染11例,感染率为73.7%。使用中药汤剂治疗组感染率低于未使用组,两者之间存在统计学差异(P=0.013<0.05)。

    3 讨论

    近几十年来,虽然系统性红斑狼疮(SLE)患者的预后取得了明显改善,但其死亡的危险性仍较一般人群高出3倍以上。目前各类临床研究均表明,SLE患者并发感染及其引起的严重并发症,一直是引起SLE死亡的第1位原因[3]。国内外文献报道,SLE感染高危因素包括:平均年龄、病程长短、抗双链DNA定量、SLE累及脏器系统、激素及免疫抑制剂的运用、SLE活动情况、SLE肾脏损害等因素相关,它们都是引起SLE患者并发感染的独立危险因素[4]。激素及免疫抑制剂运用作为治疗SLE的主要药物,在提高SLE生存率的同时,也可增加SLE感染的风险,因此了解其对SLE感染影响,对临床上治疗和随访具有重要意义。
, http://www.100md.com
    3.1激素及免疫抑制剂运用对SLE感染率的影响 SLE患者并发感染的易感因素目前的研究结果报道不一,有报道称SLE疾病本身的活动性是最重要的易感因素[5],有的则报道糖皮质激素和免疫抑制剂的使用,特别是不适当的使用,如剂量过大、持续时间过长等,才是最重要的[6]。

    雷公藤近年来在SLE治疗中也有广泛运用,其副作用主要体现在白细胞下降、月经紊乱、性腺损害等。此前有报道称雷公藤在治疗肾病综合症过程中可降低感染风险[7]。本回顾分析中,提示雷公藤不增加SLE感染率。分析原因:①与临床密切监视雷公藤副作用(主要为血白细胞下降),及时调整雷公藤用量相关;②雷公藤在改善SLE病情的同时降低了感染的几率。

    激素联用吗麦考酚酯组感染率要高于激素联用CTX组及雷公藤组。分析原因可能选择使用该类新型免疫抑制剂患者本身SLE病情相对较重,病情反复,可存在有多系统损害,一般情况较差,故感染几率相对较高。同时该类药物的适应症及使用剂量仍有待摸索及规范。
, http://www.100md.com
    3.2激素起始服用剂量对SLE感染的影响 有关激素与感染相关性研究较多,但结论不完全一致,多数结果认为大剂量糖皮质激素的确增加患者感染的危险性;也有认为细菌感染的危险性与激素剂量无关。从本回顾分析发现激素起始剂量对于患者感染率之间无明显统计学意义。

    3.3性别、年龄、中药汤剂治疗对SLE感染的影响 从我们的现有资料发现,与SLE非感染患者比较,老年患者,其中大于50岁SLE患者感染率明显高于年轻患者,而性别改变与感染无明显相关性。本资料中药汤剂服用者22例,中治率53.08%,其感染与未中药汤剂服用者相较存在统计学意义。可见中药汤剂有利于改善SLE感染情况,降低感染率。

    参考文献:

    [1]宋诗铎.临床感染病学[M].天津:天津科学技术出版社,2004:159-478.

    [2]董光富,叶任高,张晓,等.系统性红斑狼疮并发感染的流行病学研究[J].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2004,14(7):755-758.
, http://www.100md.com
    [3]郭云柯,钱先,孙凌云,等.系统性红斑狼疮并发感染的特点及影响因素[J].广东医学,2012,33 (17):2595-2596.

    [4]吕洪华.系统性红斑狼疮并发医院感染的危险因素分析[J].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2012,22(12):2565-2566.

    [5]张文,李向红,俞春霞.系统性红斑狼疮患者合并重症感染的危险因素分析[J].临床内科杂志,2003,20(10):534-536.

    [6]刘正钊,胡伟新,章海,等.激素联合雷公藤多苷治疗V型狼疮性肾炎的临床疗效[J].肾脏病及透析肾移植杂志,2008,17(6):512-516.

    [7]陈伊伦, 陈江华.原发性肾病综合征感染并发症影响因素探讨[J].浙江大学学报(医学版),2003,32(2),145-148.

    编辑/哈涛, 百拇医药(张然 姚春容)


    参见:首页 > 医疗版 > 症状 > H > 红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