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中医药 > 中药专业 > 中草药汇编 > 中药大典 > 根茎类 > 大黄
编号:13651326
浅谈大黄不同的炮制煎煮方法对其功效的影响
http://www.100md.com 2015年2月5日 《医学信息》 20155
     摘要:中药的产地、采集和炮制方式都会对其功效有明显影响,选用地道的药材,适时采集,根据具体需要进行炮制煎煮,可保证药效。大黄性味苦寒,有泻下攻积、清热泻火、解毒祛瘀等功效。可采用水制、酒制、醋制、生用、碳炒、研末等方式进行炮制,制剂有单方、复方、汤剂、丸剂等,不同的炮制、煎煮、制剂方法,其功效不也有所差异。

    关键词:大黄;炮制;煎煮;功效

    大黄属我国传统中药,在我国的陕西、四川、湖北、云南等省份多有分布。神农本草经》[1]对大黄的介绍如下:"主下瘀血,血闭寒热,破症瘕积聚,留饮宿食,荡涤肠胃,推陈致新,通利水谷,调中化食,安和五脏"。而李时珍在《本草纲目》记载:大黄可"主下痢赤白,里急腹痛,小便淋沥,实热燥结,潮热谵语,黄疸诸火疮",足见其药用价值。笔者参考相关资料,结合自身的行医经验,总结了不同炮制煎煮方法对大黄药效的影响,其具体影响机制如下。

    1对泻下作用的影响
, http://www.100md.com
    大黄有很强的泻下通便,清除肠道积物功能,能够有效治疗患者的便秘症状。大黄素泻下的现代医学机理如下:人体ATP酶的活性受到大黄素的抑制,Na+、K+就无法通过肠道转入到细胞之中,这就能把水分留在人体肠道里,保持了人体肠道湿润,也可以有效刺激人体大肠的蠕动,进而治疗患者便秘[2]。

    相关研究表明,大黄的泻下成分主要为蒽甙类,而蒽甙类易受热破坏,使大黄的泻下功能削弱,各类大黄炮制品的泻下作用强弱如下:大黄炭<熟大黄<酒、醋大黄<生大黄片,酒炒大黄和醋炒大黄的泻下功效会削弱1/3,而用酒炖出的熟大黄泻下作用会削弱90.0%以上,大黄炭甚至没有了泻下作用。相关研究表明,大黄中的醌和鞣质含量与炮制过程中的蒸晒次数成反比,蒸晒次数越多,泻下作用越差。由此可见,生大黄的泻下作用强,药效快,适合治疗实热[3];酒大黄泻下作用明显削弱,但无恶心、呕吐等较为明显的副作用,可用于排除人体肠内积渍,适合体质较差的老年人使用。临床应用中,要根据患者的具体症状对大黄进行炮制。

, 百拇医药     2对抗菌、抗炎、解热作用的影响

    大黄素对于金黄色葡萄球菌、大肠杆菌、福氏痢疾杆菌等细菌有很好的抑制作用,链球菌,而且对白喉、枯草、炭疽、副伤寒、痢疾、大肠、流感杆菌及肺炎球菌和卡他球菌也非常有效。除此之外,大黄素能通过对细菌胶原酶的抑制,阻断细菌生长。与此同时,单核细胞的大黄素能够分泌多种不同的细胞因子,有很强的抗炎、解热作用。

    宁宏等人的研究表明[4],游离蒽醌的抗菌、抗炎、解热效果强于蒽甙。在大黄的炮制过程中,其内部有很大一部分蒽甙转化为了游离蒽醌,所以大黄的炮制方式对其抗菌、抗炎、解热的影响不大。大黄经久煮后,其解热的功效虽会有所下降,但下降不明显,功效保存较好。依据上述理论可知,临床应用大黄清热、抗菌、抗炎时,可选用恶心、呕吐等不良反应发生率较低的熟大黄和酒大黄。另外,加大用量和延长煎煮时间可解决大黄清热与攻下不易两全的矛盾,有效避免了生大黄引起的峻泻。

    3对其调节氮代谢、护肾功能的影响
, 百拇医药
    大黄具有清热解毒、行瘀通便、推陈更新、安和五脏、延缓肾衰进展之功的药理作用,能够有效改善人体肾功能。近年来,有学者将大黄应用于急、慢性肾功能衰竭的治疗,并取得了较好的临床疗效,其改善肾功能的作用也得到普遍认可。谢臻、周媛、陈勇等人的研究表明[5],大黄鞣质(主要成分为芦荟鞣酸)可以抑制人体中的蛋白分解,这就有效促进了氨氮的再利用,人体血清中的瓜氨酸、天门冬氨酸等α-氨基酸静脉中的氨氮浓度会大幅度的降低,进而使人体氨氮供应量减少,尿素合成的几率也会大为降低,这就是大黄改善人体肾功能的机理。李芳、刘建利等人研究表明[6],大黄鞣质容易受热分解,其受热时间与受热的温度是一种动态平衡关系。虽然受热时间和温度对大黄鞣质含量有较大影响,但大黄粒度对其鞣质含量的影响更大,颗粒越细,汤液中的大黄鞣质含量就越高,其改善肾功能的作用就越明显。所以需要应用大黄调节氮代谢、治疗肾功能障碍时,优先选用生大黄片和就大黄,将湿度粉粒的大黄用开水冲服是调节氮代谢、治疗肾功能障碍的有效方式。

    4对止血作用的影响
, 百拇医药
    随着大黄有效止血单体A和B(α-口茶素和没食子酸)的发现,大黄已被应用于多种原因引起的上消化道出血以及鼻出血的治疗,并取得了较好的临床疗效。黄丽、常香云等人的研究表明[7~10],高温炮制会削弱大黄的止血功能,而且生大黄煮沸后的止血功能强于炒大黄和大黄炭,生大黄片、生大黄粉、生大黄煎剂以及大黄醇提片都有较好的上消化道止血效果。笔者临床发现,大黄粉的止血效果最好,其止血速度快、效率高。鉴于此,在治疗上消化道出血时,可用大黄煎剂或者大黄粉口服;在治疗鼻出血时,可用大黄粉在患者鼻腔内局部用药;对于妇科出血患者,宜用不含番泻甙类的酒熟大黄,避免生大黄引起的峻泻、反射性盆腔过度充血等不良反应。

    5结论

    随着现代医学研究的深入,发现大黄还具有抗病毒、抗肿瘤、降脂利胆、改善免疫功能等功效,这也对大黄的炮制煎煮提出的更严格的要求,笔者还会进行深入研究。

    参考文献:
, 百拇医药
    [1]金林生.大黄-附子药对和附子各炮制品的成分分析[D].沈阳:沈阳药科大学,2009:12-13.

    [2]雷鹏,李新中,朱诗塔,等.煎煮方法对生大黄主要成分含量的影响[J].中国医院药学杂志,2010,04(04):283-286.

    [3]杨伟鹏,王怡薇,王彦礼,李涛,代婉莹,李先端.不同炮制方法对大黄泻下、解热、抗炎作用的影响[J].中国实验方剂学杂志,2011,13(03):117-119.

    [4]宁宏.中药大黄的炮制历史沿革[J].内蒙古中医药,2013,18(02):91-92.

    [5]谢臻,周媛,陈勇,等.大黄复方配伍化学成分的研究进展[J].世界科学技术-中医药现代化,2014,04(01):915-920.

    [6]李芳,刘建利,王喜习,等.提取方法对大黄黄连泻心汤HPLC指纹图谱的影响[J].中成药,2009,06(06):821-824.
, 百拇医药
    [7]黄丽,常香云.浅析大黄炮制前后的药理变化[J].内蒙古中医药,2012,16(04):46-47.

    [8]赵海霞.炮制对大黄化学成分及药理作用的影响[J].光明中医.1997(05).

    [9]范秦鹤.大黄炮制的历史与现状[J].陕西中医学院学报,1997(01).

    [10]宋少华,张传美,田桂英.大黄炮制品种及其与临床疗效的关系[J].山东中医杂志,1994(08).

    [11]王桂荣,刘淑荣,刘功良.大黄的药理研究进展[J].邯郸医专学报,1994(02).

    [12]程廷仁.大黄的炮制方法与使用[J].山西职工医学院学报,2005(03).

    [13]王亚红.大黄炮制品种及应用浅析[J].时珍国医国药,2001(08).

    [14]张丽华.大黄的炮制及其药理作用[J].山东医药工业,1999(03).

    编辑/王海静, 百拇医药(鄯建明)


    参见:首页 > 中医药 > 中药专业 > 中草药汇编 > 中药大典 > 根茎类 > 大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