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医学信息》 > 20158
编号:13649650
论中医脉诊怎样结合脏腑辨证在临床中的运用
http://www.100md.com 2015年2月26日 《医学信息》 20158
     脉诊是通过按触人体不同部位的脉搏,以体察脉象变化的切诊方法。又称切脉、诊脉、按脉、持脉。脉象的形成与脏腑气血密切相关,若脏腑气血发生病变,血脉运行就会受到影响,脉象就有变化。临床上主要掌握脉诊的时间、患者的体位,医生的指法和指力轻重,每次按脉时间,以每侧脉搏跳动不少于50次为限,同时要了解健康人脉象的变化情况,才能正确地进行脉诊。我国古代医学在诊断疾病方面采用的脉诊,是一项独特诊法脉,是中医"四诊"(望、闻、问、切)之一,也是辨证论治的一种不可少的客观依据。

    中医脉诊:《难经》有"独取寸口"法,《素问三部九候论》有"三部九候"法,张机《伤寒杂病论》有"三部相参"法,其中以"独取寸口"法,最为适用。寸口又名气口,或叫脉口,是《难经》在《内经》诊寸口脉的基础上提出来的。《难经·一难》说:"十二经皆有动脉,独取寸口以决五脏六腑死生吉凶之法……寸口者,脉之大会,手太阴之动脉也。"是以五脏六腑之气味,皆出于胃,变见于气口。"说明肺与脾胃之气相通,而脾胃为后天之本,是脏腑、经络、气血生化之源,故脏腑气血的盛衰皆可反映于寸口。

    诊脉之法:一脉位、二脉力、三脉象、四脉势。根据"位、力、象、势"的变化情况,测知病变所在脏腑的部位、性质、程度,结合临床症状,综合分析 ......

您现在查看是摘要页,全文长 4889 字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