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医学信息》 > 201513
编号:13645457
针药结合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155例临床研究(2)
http://www.100md.com 2015年4月2日 《医学信息》 201513
     2结果

    由上表可知,采用针药结合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优良率达85.2%,有效率达92.9%,在试验中也发现,本疗法对椎管狭窄患者疗效较差,11例当中有7例经MRI检查为椎管狭窄,3例为腰椎结核,1例为转移性Ca。

    3体会

    腰椎间盘突出症是在腰椎间盘退变的基础上,由于各种诱因导致纤维环破裂,髓核突出,压迫脊髓或神经根,引起腰腿痛和下肢神经功能障碍。研究表明,椎间盘退变是腰颈椎发病的根本原因,退变的椎间盘是致炎的,退变椎间盘中产生的炎性介质可能直接参与颈腰椎病的发病过程[3]。椎间盘组织突出后,产生物理性刺激和化学性刺激使脊神经及其周围组织产生炎症、水肿、充血和粘连而出现疼痛,局部疼痛又可引起支配障碍区域的运动神经及交感神经的兴奋,产生肌肉的反射性挛缩和血管收缩,导致局部缺血,缺氧和代谢异常。缺氧和代谢产物的积聚(包括致痛物质)刺激感觉神经出现新的痛,形成恶性循环。

    在中医学中并无腰椎间盘突出症的确切病名,对其的认识散见于“腰痛”、“痹证”、“痉证”、“痿证”、“腰腿痛”、“腰痛连膝”、“腿股风”当中,一般是由于外感风寒湿热或跌扑损伤所致气血运行不畅,不通则痛;或素体肾精亏虚,筋脉失于濡养,不荣则痛而致,其发病与脏腑、气血、经络关系密切,经络上与足少阴肾经、足太阳膀胱经、足少阳胆经、督脉。针刺肾俞、大肠腧可补肾壮骨强筋,调达膀胱经经气;电针夹脊穴[4]有较好的即时和远期镇痛效应 ......
上一页1 2

您现在查看是摘要页,全文长 5484 字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