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医疗版 > 疾病专题 > 肾脏内科 > 尿路感染
编号:13637364
重症监护室98例留置导尿管尿路感染患者相关因素分析
http://www.100md.com 2015年7月30日 《医学信息》 201530
     摘要:目的 分析ICU98例留置导尿管尿路感染患者相关因素,以期提高医界同仁对尿路感染的重视,为降低ICU患者尿路感染提供参考。方法 收集我院ICU2013年1月~2014年6月留置导尿管患者206例,按照是否发生尿路感染分为感染组98例,非感染组108例,分析比较两组患者发病相关因素,采用PEMS3.1软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感染组98例患者在年龄(>70岁),患有基础疾病,留置导尿管时间长,抗菌素使用大于2w,意识障碍伴大便失禁,集尿袋更换频繁及尿道组织黏膜损伤等因素明显高于非感染组(P<0.05)。结论 ICU留置尿管患者尿路感染发生率高,应引起高度重视,根据以上情况采取相应干预措施,以减少尿路感染的发生。

    关键词:重症监护室;尿管相关尿路感染;相关因素

    留置导尿管是ICU最基本的一项技术操作,几乎用于每一个患者。由于ICU集中了医院感染的高危人群,严重的基础疾病,免疫功能低下,极易引起导尿管相关尿路感染,约占全部医院感染的40%[1]。留置导尿管并发尿路感染,不仅影响治疗效果,延长住院时间,增加住院费用,而且影响患者的预后。本文通过回顾性分析98例发生尿路感染患者的危险因素,以便临床医生根据以上情况采取相应的措施达到减少尿路感染的目的。

    1 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收集我院重症监护室2013年1月~2014年6 月留置导尿管患者206例,其中感染组98例,男48例,女50例,年龄59~88岁,平均(65±15)岁。非感染组108例,男62例,女46例,年龄28~62岁,平均(43±19)岁。

    1.2尿路感染诊断标准 ①留置导尿管48h后清洁离心中段尿沉渣白细胞高倍视野≥5个,低倍视野≥39个;②细菌培养:取0.1ml尿液接种到营养球脂培养基上,置于37℃恒温箱进行培养,时间48h,常规分离对菌种鉴定;以革兰阳性球菌数≥103cfu/ml,革兰阴性杆菌数≥105cfu/ml为尿路感染[2]。

    1.3相关危险因素分析 回顾性分析所有患者的临床资料,按照性别、年龄、基础疾病、留置导尿管时间及抗菌药物使用,意识障碍伴大便失禁,集尿袋更换时间及尿道组织黏膜损伤等分析尿路感染的危险因素。

    1.4统计学分析 PEMS3.1统计软件进行处理,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x±s) 表示,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比较采用χ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留置导尿管尿路感染相关因素分析 尿路感染与患者高龄、多种基础疾病、留置导尿管时间>1w,及抗菌药物使用时间>2w,意识障碍伴大便失禁,集尿袋更换频繁及尿道组织黏膜损伤有关,与性别无关,见表1。

    3 讨论

    留置导尿是ICU最常见的侵入性操作,也是导致医院尿路感染的直接原因,影响尿路感染的因素很多,首先年龄可作为尿路感染的危险因素,本组病例显示,感染组高龄患者(>70岁)比例显著高于非感染组(P<0.01),这可能是由于老年人机体免疫功能减退、尿道及膀胱黏膜防御功能降低,易发生尿路感染。同时老年男性多伴有前列腺增生而致排尿困难;老年女性由于体内雌激素水平降低而增加细胞表面细菌受体密度和黏附活性从而引起细菌黏附增加。还有老年患者膀胱括约肌较松弛,常常出现尿管漏尿,尿垫不透气,导致会阴潮湿,有利于细菌繁殖[3],使感染发生率增加。其次,有报道显示,随着导尿管留置时间的延长,尿路感染的发生率也持续增加[4],本组资料显示,留置尿管时间≥7d感染率显著增加,这是由于尿管长时间留置于尿道内,使尿道及膀胱正常生理环境对细菌的机械防御能力被破坏,提供了细菌进入膀胱的路径,使细菌逆行而引起尿路感染[5]。还有,导尿管的插入过程中可能损伤尿道黏膜,破坏了尿道的正常生理结构,尿道或肛门周围正常肠道菌群可沿导尿管外壁进入尿道,造成尿道及膀胱的逆行感染,导致尿路感染的发生,本组病例显示出现尿道粘膜损伤的病历感染率显著增加。此外,由于ICU 老年患者居多,且多患有两种以上疾病,营养不良、代谢紊乱的发生率较高,加之激素及广谱抗生素的应用,从而进一步影响免疫功能,导致感染的发生。本研究显示,感染组脑卒中,糖尿病,冠心病患者比例显著高于非感染组(P<0.01)。本组病例还发现昏迷伴有大便失禁患者尿路感染明显增加,这是由于导尿管频繁被大便污染,增加肠道病原菌逆行性感染的机会,可见大便失禁也是尿路感染重要原因之一。研究中发现引流系统密闭性破坏,留置导尿管系统连接不紧,更换集尿袋,可使导尿管末端与集尿袋连接处污染,引起尿路逆行感染。本组病例结果表明,每天更换集尿袋1次,细菌培养阳性率明显高于7d更换1次,提示频繁更换集尿袋可导致菌尿感染率明显增加。与吕彩虹[6]等报道有相似之处。最后长期预防性应用广谱抗菌药物,会引起二重感染,使真菌性尿路感染增多,因此不宜长期、大量的预防性应用抗菌药物。总之,导尿管相关尿路感染与导尿或尿路器械操作密切相关,因此对上述引起医源性尿路感染的各种因素提高重视,采取有效的预防控制措施,可使导尿管相关尿路感染发生率降低。如果患者病情必须导尿并留置导尿管时,应严格遵守无菌技术操作,每日对留置尿管的必要性进行评估,尽可能缩短留置导尿管时间,加强尿管护理,主动监测,将感染控制措施贯穿置管前后整个全过程。

    参考文献:

    [1]王玲,袁雷,黄劲华.老年患者留置尿管致尿路感染的临床调查与分析[J].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2012,19(22):4235-4236.

    [2]常会民.膀胱冲洗与非膀胱冲洗患者尿路感染的临床研究[J].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2010, 10(6):56-58.

    [3]Dandagi GL.Nosocomial pneumnia in critically ill patients[J].Lung India,2010,27(3):149-153.

    [4]ZHOU Yu,GAO Gao Yuan.Pathogens from senile patients with urinary tract in_fection:distribution and drug tolerance analysis [J].Chin J Nosocomiol,2010,11(20):1611-1612.

    [5]谭创,黄秀良.留置尿管与尿路感染的监测分析及护理[J].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2009,19(13):16711672.

    [6]吕彩虹,贺梅,张秀琴.留置导尿集尿袋更换时间与尿路感染探讨[J].药物与人,2014,7(27):28.

    编辑/成森, 百拇医药(代云生)


    参见:首页 > 医疗版 > 疾病专题 > 肾脏内科 > 尿路感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