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医学信息》 > 201531
编号:13636081
浅析皮内针疗法的临床应用
http://www.100md.com 2015年8月6日 《医学信息》 201531
     摘要:皮内针疗法是以特制的小型针具(图钉型和麦粒型的两种针具)固定于腧穴部的皮内或皮下进行较长时间埋藏的一种疗法。现就对该疗法的机理、特点及临床应用范围进行论述。

    关键词:皮内针疗法;临床应用

    1机理探讨

    皮内针法源自于《灵枢·官针》中所记载的"十二刺"的"浮刺", 《灵枢·官针》中"浮刺者,傍入而浮之,以治肌急而寒者也",并以经络皮部理论为基础。《素问·皮部论》曰:欲知皮部,以经脉为纪者,诸经皆然…凡十二经络脉者,皮之部也…皮者脉之部也,邪客于皮则腠理开,开则邪客于络脉;络脉满则注于经脉;经脉满则入舍于脏腑也。故皮者有分部,不与而生大病也。"十二皮部是十二经脉功能活动反映于体表的部位,也是络脉之气散布之所在,十二皮部居于人体最外层,又与经络气血相通,故是机体的卫外屏障,起到保卫机体、抗御外邪、反映病症的作用。当人体正气不足时,皮部抵御外邪的作用不能正常发挥,导致外邪侵入体内,而作为邪气入侵的途径,在皮部必然出现相应的反映,这些反映通称为经络的病理变化,它是进行经络辩证的重要依据,根据十二经脉循行规律,辨识皮部病理变化的经络归属,从而确定治疗方案。

    2皮内针疗法的特点

    2.1适应症广,易于操作,无不良反应 凡体针适应症均可采用皮内针治疗,操作简单,只需要掌握要领,针入皮下,且针不达深层 ......

您现在查看是摘要页,全文长 5180 字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