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医学信息》 > 2015年第49期
编号:12778580
浅谈做好康复患者的心理护理措施
http://www.100md.com 2015年12月10日 医学信息 2015年第49期
     摘要:目的 心理护理可以提高治疗效果。方法 建立良好的护患关系,护士的素质和良好的医德有利于减轻患者的痛苦。结果 心理护理能使患者积极配合治疗,促进疾病痊愈。结论 在疾病的转归过程中,心理护理极为重要,能够缩短病程,早日康复。

    关键词:康复患者;心理护理

    心理护理又称精神护理,是运用心理学的理论和技术,以预防、减轻疾病或促进疾病痊愈的护理方法。是护理人员在与患者的交往中,以行为来影响、改变患者的心理状态和行为,促进其康复的方法和手段。

    患者是一个复杂的实体,心理活动也是错综复杂的,可因人、因病、身体状况、个性特征不同而异。常见的主要有急躁心理、自尊心理、忧虑心理、依赖心理、焦虑恐惧与愤怒心理、消极被动心理、悲观与绝望心理、羞愧心理、同情心理、择优心理、退行心理、习惯心理、猜疑与顾虑心理等。根据患者不同的心理反应,可以通过解释与指导、鼓励与安慰、教育与疏导等良好的言语、态度、行为去影响患者的心理活动,变不利的心理状态和行为成为有利于健康和康复的良性因素。

    要做好患者的心理护理,首先要了解和掌握患者的心理活动。一个人一旦生了病,会引起不同的心理反应。精神患者有心理障碍是人所共知的,而身体生了病也会引起心理和生理功能的紊乱,使情绪稳定性和自我控制性降低,暗示性增强,容易出现情绪波动反应。

    1 心理护理的意义

    除生物致病因素(如各种病原微生物)和理化致病因素(如高温、放射线、各种毒物)可使人致病外 ......

您现在查看是摘要页,全文长 5273 字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