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医学信息》 > 2015年第49期
编号:12778976
经皮椎间孔镜TESSYS技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围手术期的护理(1)
http://www.100md.com 2015年12月10日 医学信息 2015年第49期
     摘要:目的 探讨经皮椎间孔镜TESSYS技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围手术期的护理。方法 总结76例经皮椎间孔镜TESSYS技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围手术期的护理方法,包括术前护理、术后护理和出院指导。结果 76例手术患者术后住院2~4d,平均3.2d,无并发症发生。所有患者均获得随访,采用改良的Macnab标准评价临床疗效,疗效优良率97%。结论 经皮椎间孔镜TESSYS技术治疗经保守治疗无效的腰椎间盘突出症,结合规范的术前、术后护理,有利于手术顺利进行,促进患者早日康复。

    关键词:腰椎间盘突出症;椎间孔镜;髓核摘除术;护理

    经椎间孔内镜下髓核摘除(transforaminal endoscope spine system,TESSYS)技术,既通过靶向穿刺、椎间孔扩大成形,直接摘除突出的椎间盘髓核[1],目前已被广泛应用于临床,它具有创伤小、疗效好、出血少、不干扰正常脊柱结构、恢复快等优点。我科于2013年引进该项技术,成功对76例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施行手术并实施护理,疗效满意。现将围手术期护理体会报告如下。
, http://www.100md.com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本组76例均为2013年11月~2014年10月我院收治的经保守治疗无效的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其中男51例,女25例,年龄32~56岁,平均37.5岁,病程3~11个月,平均7个月,L4~5椎间盘突出38例,L5~S1椎间盘突出26例,L4~5合并L5~S1椎间盘突出12例。均有腰部及下肢疼痛或麻木不适症状,术前均经腰椎正侧位X线、动力位X线、CT及MRI明确诊断。所有患者均经保守治疗无效且反复出现下肢神经症状,CT及MRI影像学表现与神经根定位体征一致。

    1.2方法 手术器械采用德国joimax椎间孔镜系统。患者取俯卧位。C型臂X线机透视确定手术间隙,采用棘突旁侧后方手术入路。透视下穿刺针直接经椎间孔处进入椎间盘,沿导针切开皮肤7mm,经导针置入扩张管,沿着扩张管置入工作套管,透视确定椎间隙和深度正确后,向椎间盘内注射亚甲蓝1ml和造影剂,使变性髓核组织染色。连接椎间孔镜,通过监视器用微型髓核钳从各种角度充分摘除变性突出的髓核组织,使神经根松解,压迫的硬膜囊充盈。用双极射频皱溶撕裂的纤维环口和止血,术毕切口缝合1针。
, 百拇医药
    1.3疗效评价标准 治疗效果评估按照改良的MacNab标准[2]评定:优:症状完全消失,体征消失,活动恢复正常,工作生活恢复正常;良:症状明显缓解,偶尔加重,体征大部分消失或减轻,活动基本恢复正常,恢复原工作学习,有时仍不适;差:症状减轻后不久又恢复原有疼痛,需常用止痛药,体征大部分如前,活动与治疗前基本一样或只恢复到正常的1/2,难以胜任原工作,自理受限;无效:症状体征如治疗前或加重,生活不能自理。

    1.4结果 76例患者于术后1w、1个月、3个月、6个月均获得随访。采用改良的MacNab标准评估疗效,末次回访优48例,良26例,差2例,无效0例,优良率为97%。无并发症发生。

    2 护理

    2.1术前护理

    2.1.1心理护理 了解患者对手术的心理反应,及时给予安慰和支持,使患者建立信心。在图谱和视频的同步下,向患者讲解手术的方法、原理、术前准备、术后治疗康复、各期注意事项等,使患者对整个治疗过程有一个直观的认识,能主动配合各项准备工作,保持最佳心态接受手术,也使患者能在术中与手术医师良性互动。
, http://www.100md.com
    2.1.2术前准备 常规完成各项血、尿、凝血时间等术前检查;根据患者体型配备型号合适的腰围,保证能有效腰部制动,以便术后使用。

    2.1.3体位训练 患者手术时取俯卧位,时间需1~2h,为确保手术顺利进行,术前指导患者行手术体位耐受训练。体位训练前先向患者讲解动作要点,观看手术视频,再演示动作步骤,使患者能明白体位训练的重要性、要点及注意事项。通过训练,提高患者对手术体位的耐受性,有利于术中操作。

    2.2术后护理

    2.2.1体位护理 患者平卧3h,以压迫止血;3h后不限制活动,但3w内以卧床休息为主,以避免腰椎产生纵向压力,降低椎间盘压力,防止椎间盘再度移位,减轻神经根水肿和粘连;卧床时轴式翻身,避免脊柱扭曲、用力,致腰背部疼痛。

    2.2.2病情观察 密切观察患者生命体征及双下肢感觉、运动变化情况,认真倾听患者的主诉,询问患者症状有哪些变化。部分患者术后当日会感到腰部及下肢疼痛或麻木等,告知患者这是手术后正常情况,可以通过休息、用药、康复等治疗,逐渐缓解。术后观察尿液颜色,因术中使用亚甲蓝作为显像剂,部分经肾脏代谢,因此尿液颜色可呈蓝绿色,多于6~12h恢复正常,鼓励患者多饮水,促进亚甲蓝加快从肾脏排泄,无须另外特殊处理。
, http://www.100md.com
    2.2.3切口护理 手术切口小,仅需缝合1针,但也应密切观察伤口敷料情况,保持切口敷料干燥清洁在位。渗血多时,及时通知医生更换。下床活动时,佩戴腰围,避免活动牵拉导致切口渗血,形成血肿。如出现感染、过敏等情况,应及时处理。本组患者未出现感染、过敏等不良情况。

    2.2.4饮食指导 手术采用局麻,术后无需禁食;指导患者合理饮食,多食高蛋白、易消化且富含粗纤维的食物,保持二便通畅,少吃甜食、易胀气或难以消化的食物,以免引起腹胀不适。

    2.2.5功能锻炼 根据患者恢复情况制定功能锻炼计划,指导患者循序渐进进行,以不疲劳为度。

    2.2.5.1床上活动指导 ①下肢肌肉舒缩锻炼:术后6h即可开始双下肢踝泵运动和股四头肌等长收缩运动,每小时进行,10min/次;②直腿抬高运动:12h后即可做直腿抬高运动,以防神经根粘连,2~3min/次,3~5次/d。③腰背肌锻炼:有3种方法:五点式、三点式、飞燕式。术后3d~3w内根据患者情况进行腰背肌的功能锻炼,腰背肌锻炼的第1w采用五点式锻炼,第2w根据恢复情况采用三点式锻炼,第3w后根据恢复情况逐渐练习飞燕式,练习时避免腰部过度弯曲、背伸、扭转等动作。, http://www.100md.com(刘晓新 丁芸 代丽)
1 2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