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医学信息》 > 2015年第49期
编号:12778700
新生儿输注多巴胺渗漏的护理
http://www.100md.com 2015年12月10日 医学信息 2015年第49期
     摘要:目的 探讨新生儿输注多巴胺渗漏的相关因素。方法 参考相关文献资料,分析新生儿输注多巴胺渗漏的处理方法。结果 药物因素、护理因素等是造成新生儿输注多巴胺渗漏的主要因素,合理的预防和护理是减少新生儿输注多巴胺渗漏的关键。结论 穿刺技术的改进,选择适宜的静脉通路,认真执行给药流程,工作中加强巡视,发现渗漏及时处理,均可有效防止渗漏及减轻渗漏所导致的危害程度。

    关键词:新生儿;多巴胺渗漏;护理措施

    多巴胺是一种儿茶酚胺类药物, 其血管活性作用随剂量及速度而异,可增强心肌收缩力,增加心搏出量,扩张脑、肺、肾血管,从而改善微循环。因此持续静脉滴注多巴胺是治疗新生儿感染性休克、窒息、HIE、新生儿心力衰竭等危重症的常用治疗方法之一。但是由于此药PH值低、对血管壁刺激性强、局部反应大、泵入时间长等因素,易导致静脉穿刺局部苍白、坏死等缺血缺氧改变[1]。因此,预防多巴胺的渗漏及渗漏后的及时有效的护理至关重要。本文就新生儿输注多巴胺渗漏的原因、预防措施和护理总结如下。

    1 渗漏的原因

    1.1患儿原因 ①新生儿皮肤娇嫩,静脉表浅细小,血管壁薄弱,充盈度差,且患儿因年龄较小无自主意识,渗漏后,难以作出疼痛的表达,护士在穿刺中难度较大,固定后易脱落,导致渗漏;②患儿躁动、哭泣等情况导致静脉留置针移位、滑脱等损伤血管引起渗漏 ......

您现在查看是摘要页,全文长 4983 字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