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医学信息》 > 2016年第6期
编号:12771121
慢性肾衰竭中医药研究进展(1)
http://www.100md.com 2016年2月12日 医学信息 2016年第6期
     摘要:通过查阅文献研究近年来中医对慢性肾功能衰竭的认识及临床治疗。明确慢性肾功能衰竭的证候分型,了解现代医家临床治疗思路、应用方药等,突显出中医在慢性肾衰竭治疗上的独特优势。

    关键词:慢性肾衰竭;辨证论治;中医治疗

    中图分类号:R-1 文献标识码:A

    慢性肾衰竭(chronic renal failure,CRF)是在多种肾脏实质性疾病的基础上,由肾实质损害引起的缓慢进行性肾衰竭,使体内氮质及其代谢物潴留,电解质和酸碱平衡紊乱。通常在相当长的时间内肾小球滤过率已明显下降,表现为贫血、夜尿、血清Cr、BUN、血磷升高,血钙下降和双侧肾体积缩小等[1]。中医没有慢性肾衰竭的病名,但根据本病的临床表现特征及发生发展来看类似于中医学"关格"、"癃闭"、"肾劳"、"溺毒"等病症,但大多数医家认为慢性肾衰竭的临床表现与中医的"关格"证候相吻合[2]。

    1 中医对慢性肾衰竭证型分类的研究

    对于本病的病因病机,《灵枢·脉度》篇曰"阴气太盛,则阳气不能荣也,故曰关;阳气太盛,则阴气弗能荣也,故曰格。阴阳俱盛,不得相荣,故曰关格,关格者不得尽期而死也"。阴阳俱极盛,不能相荣,互相隔绝,以致形成关格[3]。现代大多数医家认为慢性肾衰竭的发病机制为本虚标实,本虚主要是指脏腑阴阳虚损 ......
1 2下一页

您现在查看是摘要页,全文长 5100 字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