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医学信息》 > 2016年第11期
编号:12837312
门急诊输液室患者身份识别方法的现状及进展(1)
http://www.100md.com 2016年3月19日 《医学信息》 2016年第11期
     摘要:患者身份识别是门急诊输液室护士进行各项护理操作前的一项重要的工作,患者身份的准确识别,是各项护理操作的前提。笔者就患者身份识别的现状及进展作一综述。

    关键词:门急诊输液室;身份识别

    患者身份识别是指医务人员在医疗护理活动中对患者的身份进行查对、核实的过程[1]。准确的患者身份识别是医疗安全的保障,是护理管理工作的重点。门急诊输液室是医院对患者服务的窗口,高峰期患者多、环境嘈杂、护士工作繁忙,容易导致护士对患者身份识别错误,发生护理缺陷和纠纷。如何提高护士对患者身份识别的准确性,减少护理缺陷的发生,是保证用药安全和护理安全的前提[2]。本文从患者身份识别方法的现状与进展进行综述,以提高患者身份识别的准确性,现报道如下。

    1 患者身份识别方法的现状

    1.1反问式查对、患方参与查对 对于信息技术较为有限的医院,患者的身份识别采用人工核对的方式。门急诊输液室的患者来自五湖四海,使用的语言不尽相同,同名同姓或音同字不同的情况时有发生,容易导致护士对患者的身份识别错误。有学者对患者进行身份识别时,采用反问式查对和让患者或家属共同核对输液瓶信息的方法,降低了护理缺陷的发生率,提高患者的满意度,一定程度上缓解了紧张的医患关系[3-4]。
, 百拇医药
    1.2使用腕带 患者标识腕带( Patient Identification Wrist-band)是系在患者手腕上, 标有患者重要资料的身份标识带, 被称为患者第二身份证。患者腕带上的项目包括患者姓名、性别、年龄、诊断等信息,分为手写型、标签粘附型、计算机打印型、条码和无线射频腕带,目前国内医院使用的腕带绝大多数都是直接书写型腕带, 只有少数医院应用了条码腕带, 无线射频腕带的应用暂未见报道[5]。但由于佩戴腕带后给患者的生活带来一定的不便、腕带过敏、患者思想认识不足等原因,导致患者佩戴腕带的依从性减低。有学者通过使用质地柔软不易过敏的腕带、加强腕带使用的监督管理、加强宣教等措施提高腕带佩戴的依从性[6]。还有些学者通过开展品管圈活动提高腕带佩戴的依从性和护士静脉输液操作核对手腕带执行率[7-8]。患者标识腕带在国外也很常用,KP James,等[9]把患者标识腕带运用在爱尔兰急诊部门患者的身份识别中。

    1.3应用移动输液系统 移动输液系统是以医院信息系统(hospital information system,HIS)为支撑平台,以掌上电脑(PDA)为硬件平台,依托条形码技术、移动计算机技术和无线网络技术实现电子病历的移动化、护士对患者身份和药物的实时双重核对条码化的医疗信息化输液系统,依托无线呼叫技术实现护士对患者求助的及时响应。其组成包括数据库服务器、计算机条形码扫描机、条形码打印机、企业移动数字终端(MC50)、叫号系统显示屏、按铃等。具体的实施方法如下:①排号、取号:患者到输液登记处,护士刷患者就诊卡,打印输液号贴和输液袋贴,输液号贴上打印有患者二维码、登记时间、座位号、姓名、性别、年龄、输液号、就诊卡号等信息,患者拿输液号贴去输液区相应座位上等候,护士拿输液袋贴配药。②摆药、配药:配药护士核对输液袋贴和药物后认真配制药物,用PDA扫描袋贴的二维码,PDA自动记录配药护士的姓名和配药时间。③静脉输注:注射护士扫描输液袋贴,呼叫器呼叫患者的姓名及输液号,电视屏幕也会显示患者姓名及输液号,患者到相应的注射台,护士先反问式核对患者的姓名,再扫描患者手里的输液号贴的二维码,PDA 屏幕上显示输液的所有组方,然后扫描第一袋液体袋贴的二维码,两张信息匹配,PDA 在本次组方前打勾,并播放正确的提示音,如不匹配,在组方前打叉,播放错误提示音。护士把输液号贴粘在输液管茂菲式滴管上端,以免患者自行保管导致输液号贴丢失或二维码皱褶,影响下一次的扫描。如此时患者的输液号贴已丢失,则应拿患者的就诊卡到输液登记处重新打印。④换瓶:在换瓶时,先反问式核对患者的姓名,再扫描输液号贴和下一袋液体袋贴的二维码,PDA屏幕显示患者姓名、所有组方,如两张二维码匹配,在该组方前打勾,播放正确提示音;反之,打叉,播放错误提示音。⑤结束输液:输液完毕时,护士用 PDA 扫描输液号贴的二维码,PDA 屏幕显示所有组方,如果当次液体全部输完,点击结束按钮,表明液体全部输完。如果还没输完,无法点击结束按钮。此时护士应查找原因,看看有无漏输液体。在临床工作中,有部分患者由于各种原因导致输液外渗,护士将患者的针头拔出,带回注射台,交代患者按压针眼至不出血后重新穿刺。再次穿刺时,因输液号贴已粘在输液管上,患者的手里无输液号贴,较容易发生患者身份识别错误。此时应反问式核对患者的姓名,并让患者或家属参与查对输液袋贴的信息,确保身份识别准确后再穿刺。门急诊输液室患者流动性大,护士工作量大、繁忙,会产生疲劳和厌倦,容易造成对患者的身份识别错误。应用PDA后,护士的核对工作不仅仅局限于姓名、输液号,更运用了先进的二维码技术来确认患者的身份,确保了患者身份的正确识别,保证了正确的患者使用正确的药物, 改变了传统输液流程中繁琐的核对环节, 并有效杜绝了患者同名、同姓、姓名没听清等导致的错用药物的发生[10-12]。目前,PDA 仍有些不足之处,如电池电量存储功能衰减快;对无线局域网信号要求较高,信号弱时,运转速度慢,耗时长;无法对液体以及药液进行扫描查对;无药物配伍禁忌的提示等。
, 百拇医药
    2 患者身份识别方法的进展

    在临床工作中,有个别患者由于医保刷卡等原因,用别人的就诊卡到医院就诊、输液,如儿童用家长的就诊卡、老人用年轻人的就诊卡等。这时如用上述的方法无法识别出来,给护理工作带来安全隐患,而指纹识别和人脸识别可有效的防范此类情况的发生。

    2.1指纹识别 指纹识别是依据不同个体手指上的皮肤纹路在断点、图案以及交叉点等方面各不相同,并具有惟一性和终生不变性的特点,是进行身份鉴定的一种方法和技术[13]。我们可以通过比较其指纹信息和预先保存的指纹数据是否一致,即可验明正身。指纹识别技术是一种生物识别技术,具有易携带、易采集、不易丢失、不可复制等特点。国内外许多科学研究表明,生物识别是现今现代化、数字化生活中最高级别的安全密钥系统,在所有生物识别技术中,指纹识别技术是目前对人身安全最不构成侵犯、方便、实用、可靠和价格便宜的一种技术手段,也是最具有典型性和最有应用前景的生物识别技术[14],广泛应用于金融、IT、安防等邻域。在护理邻域,有学者应用指纹识别仪对精神病患者进行身份识别,以提高精神病患者身份识别的依从性、降低缺陷率、节约成本、提高患者的满意度[15]。在门急诊输液室,吴响,等[16]开发了基于指纹识别技术的智能输液系统,但尚未见应用于临床的报道。, 百拇医药(温宇凤 容桂荣)
1 2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