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医学信息》 > 2016年第15期
编号:12848773
血管缝合器在介入治疗术中应用的临床评价
http://www.100md.com 2016年4月16日 《医学信息》 2016年第15期
     摘要:目的 探讨介入治疗术后患者股动脉穿刺部位应用血管缝合器止血的安全性和有效性。方法 对200 例经股动脉行介入治疗术的患者进行研究,其中应用血管缝合器止血和采用传统局部加压包扎患者各100例,其中应用血管缝合器止血患者(以下称缝合器组)在完成介入治疗后即刻拔除股动脉鞘管,选用血管缝合器止血,采用传统局部加压包扎(以下称局部加压组)患者在介入治疗术后拔除血管鞘后采用局部加压止血。结果 在止血时间及卧床时间方面,缝合器组的患者明显低于局部加压组,在血肿、渗血、迷走反射、尿潴留等方面,缝合器组的患者也明显低于局部加压组;在血栓形成、动静脉瘘、假性动脉瘤等方面,两组差异不明显。结论 血管缝合器是一种安全、有效、快速的止血方法, 能减少患者止血时间和卧床时间,以及并发症发生率,改善患者的舒适度,有较大临床应用价值。

    关键词:血管缝合器;股动脉;介入治疗术;并发症

    经股动脉是一种常规进行血管介入治疗途径,但是在介入治疗术后需要在拔除动脉鞘管后进行止血治疗。虽然常规应用局部加压法通常能够达到止血的目的,但在临床中出现较多问题。近来,血管缝合器开始应用于临床,虽然较多文献对其持肯定[1-3],但仍有一些文献对其某些安全性质疑[4]。2014年1月~2016 年1月,我院对200例经股动脉进行介入微创治疗术后的患者,通过对应用缝合器和局部加压方法的比较 ......

您现在查看是摘要页,全文长 5172 字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