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医学信息》 > 2016年第18期
编号:12872848
不同内固定方式治疗后踝骨折的临床疗效研究(2)
http://www.100md.com 2016年5月7日 《医学信息》 2016年第18期
     后踝骨折的治疗方法在不断探讨中,关于后踝骨折骨块为多大时需要固定一直是研究的热点之一,后踝骨折的骨块越大,胫距关节的接触面越小,局部轴向应力随之增加,可导致创伤性关节炎,所以较大的后踝骨块应解剖复位,手术固定。既往研究发现踝关节应力主要在中间的两个1/4关节面的区域内,而后侧1/4关节面则基本没有负荷,所以后踝骨折骨块在25%以上的患者应该行后踝固定[9、10]。目前,关于治疗后踝骨折的临床决策各个医生意见不一。本研究亦采用多数学者采用的25%后踝骨折骨块标准进行研究,进而根据手术入路不同进行分组比较。

    后踝骨折骨块固定方式是影响手术治疗效果的重要影响因素,即固定方式不同临床疗效可能存在差异。后踝骨折手术有多种固定方式,因单独的后踝骨折少见,后踝骨折常合并内外踝骨折,所以固定方式的选择需要兼顾内、外踝骨折情况。从前向后固定或从后向前固定,两者各有利弊[11~15]。应用从后向前的方式固定后踝骨折块时,钢板固定或多根拉力螺钉固定,具有加压效果理想的优点,可明显增强下胫腓联合的稳定性,进而术后尽早进行踝关节的康复训练,尽早恢复踝关节的功能。缺点是手术操作较复杂 ......
上一页1 2

您现在查看是摘要页,全文长 4404 字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