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医学信息》 > 2016年第24期
编号:12963054
中药金银花的药用成分及临床药理作用
http://www.100md.com 2016年6月18日 《医学信息》 2016年第24期
     摘要:目的 分析中药金银花的药用成分及临床药理作用,为临床合理使用金银花提供依据。方法 通过知网、丁香园等医学网站上的医学著作以及有关金银花的文献报道进行查阅,研究、分析、统计、金银花的药用成分和临床药理作用。结果 ①金银花药用成分包含有挥发油、黄酮类化合物机、酸类化合物、三萜皂类物质和一些微量无机元素等药用成分。②金银花的临床药理作用主要有抗病原微生物、抗炎、解毒、免疫调节、保肝、降血脂、抗生育等。结论 金银花药用价值比较大,治疗效果良好,用药安全、方便,值得临床治疗中推广应用。

    关键词:金银花;药用成分;药理作用;临床应用

    金银花[1],又名忍冬(学名:Lonicera japonica)。"金银花"一名出自《本草纲目》,由于忍冬花初开为白色,后转为黄色,因此得名金银花。药材金银花为忍冬科忍冬属植物忍冬及同属植物干燥花蕾或带初开的花。金银花享有"四宝一枝花"的美誉,是清热解毒的良药[2]。它性甘寒气芳香,甘寒清热而不伤胃,芳香透达又可祛邪。金银花既能宣散风热,还善清解血毒,用于各种热性病,如身热、发疹、发斑、热毒疮痈、咽喉肿痛等症,均效果显著[3]。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本研究通过对知网、丁香园等医学网上有关金银花的医学论著以及中医医学典籍进行整理,分析,总结。

    1.2方法 通过对金银花的药用成分、化学成分进行整理、分析、总结。进一步探究出金银花的临床药理作用。

    2结果

    2.1金银花的药用成分 挥发油[4]:金银花的有效成分之一是挥发油,金银花干品中含有挥发油成分有60种以上,主要成分棕榈酸含量占挥发油的28%以上,其它成分为醛、酮、醇、酯、烯、烷、炔等有机化合物。

    黄酮类化合物机:金银花黄酮类化合物具有抗氧化及抗自由基、抗菌抗病毒、保肝作用,其保护心血管、消化系统、抗炎及抗免疫、抗肿瘤、镇痛等作用仍需广大医药工作者进一步深入研究。

    酸类化合物:有机酸类被认为是金银花清热解毒的药理基础,金银花以绿原酸类化合物为主要的有机酸。而绿原酸类化合物主要包括绿原酸、异绿原酸和咖啡酸。绿原酸又名咖啡鞣酸,是咖啡酸与奎尼酸形成的缩酚酸,属于苯丙素类化合物。

    三萜皂类物质:近几年,我国学者就不断提取分离金银花中三萜皂苷类化合物,最早从金银花中分离出一个新的含有六个糖基的三萜皂苷,随后金银花的水溶性部分分离得到3个具有保肝活性的三萜皂苷,黄梅毛忍冬总皂苷中a常春藤皂苷和无患子皂苷有保肝作用。

    微量无机元素:现代科学研究证明,微量元素在人体中起着极其重要的作用,它的缺乏和过剩与人的健康密切相关。金银花当中含有很多微量元素,包括锌、铁、铜、钙、镁,研究者发现金银花抗菌抗病毒抗炎解毒等作用可能与这些金属在人体内生成的金属络合物有关。

    2.2金银花的药理作用

    2.2.1抑菌、抗病毒作用 金银花水煎剂对孤儿病毒、流感病毒、疱疹病毒等多种致病菌均有一定的抑制作用,金银花与连翘合用,抗菌范围还可互补,或青霉素合用,加强青霉素对金黄色葡萄球菌的抗菌作用,绿原酸、异绿原酸及木犀草素可能是其抗菌的有效成分,起到抑制了细菌体内蛋白质合成。其中绿原酸和金银花水煎剂可对流感病毒(甲型流感病毒FM1型鼠肺适应株)、疱疹病毒的复制进行抑制作用,延缓病毒所致细胞病变的发生,此外,对呼吸道合胞病毒的细胞病变起到延缓作用。金银花还有一定的抗猴免疫缺陷病毒(SIV)的作用,对抗艾滋病病毒(HIV)亦显示中等活性。

    2.2.2抗炎和解热作用 金银花具有抗炎作用,忍冬总皂苷(Ful)具有显著抗炎活性,由于Ful也不能明显延长切除肾上腺幼年大鼠生存时间,证明Ful本身不具有肾上腺皮质激素样作用,其抗炎作用有可能是通过兴奋垂体肾上腺皮质轴,促进肾上腺皮质激素释放而实现;其解热作用通过实验中,提取金银花液0.25 g/kg,腹腔注射到大鼠体内,能抑制大鼠角叉菜胶性脚肿。

    2.2.3加强免疫机能作用 注射不同剂量的金银花到小鼠体内进行体液免疫和细胞免疫功能测定。结果表明:金银花煎液能促进小鼠腹腔巨噬细胞的吞噬功能,如果稀释至1:1280的浓度,仍能促进白细胞的吞噬功能,同时也能促进炎性细胞吞噬功能;提高脾细胞溶血空斑(PFC)数目、T细胞转化率。

    2.2.4保肝利胆作用 金银花本身利胆、成分中的三萜皂苷对肝损伤有显著的保护作用,特别是CCl4引起的肝损伤,并减轻肝脏病理损伤的严重程度,使肝脏点状坏死总数和坏死改变出现率明显降低。

    2.2.5降血脂、降糖作用 金银花在体外与胆固醇相结合,大鼠灌胃金银花2.5 g/kg能减少肠内胆固醇吸收,降低血浆中胆固醇含量。

    2.2.6止血作用 金银花止血已有历20年历史。经过临床疗效验证认为:金银花是中药止血药物的一种,能止一切热性出血,寒热偏性不明显之非虚寒性出血。绿原酸、咖啡酸为其主要止血成分。金银花及其所含的有机酸类化合物可通过抑制ADP诱导血小板的激活,而抑制血小板聚集。

    2.2.7抗氧化作用 金银花水提物在体外直接清除H2O2,药理实验发现金银花可使血清T-AOC、GSH-PX、GSH和SOD明显增高,MDA含量减低,说明金银花有提高体内抗氧化能力的作用。

    2.2.8抗生育作用 金银花经乙醇提取后之水煎浸膏对小鼠、狗、猴等多种动物有明显的终止妊娠作用,尤其对小鼠、狗有显著的抗早孕作用,对孕期3个月的猴,羊膜腔给药也有抗早孕作用。腹腔注射金银花提取物(600 mg/kg)有终止小鼠的早、中、晚期妊娠作用。

    2.2.9抗内毒素 用鲎试验法[4]测定内毒素含量,300%金银花(忍冬)注射液以1:2~1:64稀释,体外试验无论用凹片法或试管法,均明显降低试液中的内毒素含量,其中1:2~1:8的稀释管与阴性对照管一样呈液态,阳性对照呈凝胶状。

    2.2.10其它作用 曾有实验报告金银花的水及酒浸液对肉瘤180及艾氏腹水癌有明显的细胞毒作用。其提取物口服对大鼠实验性胃溃疡有轻度预防效果。大剂量口服绿原酸能增加胃肠蠕动,促进胃液及胆汁分泌。

    3讨论

    金银花是我国中药重要植物之一,用药历史悠久、且拥有更加广泛的应用前景,被誉为"药铺小神仙"。在临床上主治温病初起,外感发热;热毒血痢;痈肿疔疮;喉痹及多种感染性疾病。 功能:清热解毒,疏散风热。常见的银黄颗粒、双黄连口服液、金嗓开音丸、小儿清热宁颗粒、清开灵片、银黄含化片、银花泌炎灵胶囊、金银花露等都含有金银花。金银花更多药理作用会随着医学技术的发展,进一步被发掘,更好的应用于临床,使患者获得更好的治疗。

    参考文献:

    [1]冯彦,王红丽.中药金银花的药用成分及临床药理研究[J].中医临床研究,2014,6(6):95-96.

    [2]杨鹏.中药金银花的药用成分和药理作用[J].社区用药指,2013,15(5)17-19.

    [3]陈雅文.浅谈金银花的化学成分、药理作用和使用价值[J].中国民间疗法,2013,21(5):70.

    [4]张百霞,周凤琴,郭庆梅.金银花中黄酮类化合物的研究进展[J].中国实验方剂学杂志,2012,18(23):27-28.编辑/丁一, 百拇医药(叶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