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医学信息》 > 2016年第34期
编号:12989561
鼻甲黏膜下注射地塞米松治疗变应性鼻炎的临床效果观察
http://www.100md.com 2016年8月27日 《医学信息》 2016年第34期
     摘要:目的 探讨鼻甲黏膜下注射地塞米松治疗变应性鼻炎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 随机选择我院2012年1月~2013年12月收治的62例的变应性鼻炎患者为观察组,采用鼻甲黏膜下注射地塞米松治疗,另选取62例同期行等离子鼻甲减融患者为对照组,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并分析观察组患者治疗前后临床症状及体征变化情况。结果 观察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总有效率为96.8%(60/62),治疗后未发现严重的不良反应;对照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总有效率为87.1%(54/62),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62例观察组患者治疗后鼻痒、鼻塞、喷嚏、流涕等临床症状及体征评分较治疗前均有显著改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鼻甲黏膜下注射地塞米松治疗变应性鼻炎能够显著改善患者的临床症状及体征,且治疗后不良反应发生率较低,操作简便,值得临床进一步推广使用。

    关键词:变应性鼻炎;鼻甲;地塞米松;临床疗效

    变应性鼻炎(Allergic rhinitis,AR)是指发生在鼻黏膜的变态反应性疾病,是由多种炎性介质、细胞因子及转录因子等共同参与作用的结果,临床主要表现为鼻痒、鼻塞、喷嚏、鼻黏膜肿胀、鼻分泌物亢进等症状。目前,变应性鼻炎的发病率呈逐年升高的趋势,严重影响到了患者的生活、工作、学习和交际。因此,临床亟待寻求一种可靠有效的治疗方法,以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我院采用鼻甲黏膜下注射地塞米松治疗62例变应性鼻炎患者,临床疗效满意,现将相关研究结果报道如下:
, 百拇医药
    1 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本组病例均为2012年1月~2013年12月来我院耳鼻喉科就诊的124例变应性鼻炎患者,符合2004年8月兰州会议拟定的变应性鼻炎诊断标准,排除合并支气管哮喘哮喘或肝肾功能严重不全患者,治疗前1个月停用糖皮质激素,治疗前1 w停用抗组胺药和减充血剂,无鼻息肉和严重鼻中隔偏曲,近期无鼻窦炎或呼吸道感染病史。观察组男性35例,女性27例,年龄17~54岁,平均年龄34.7岁,病程2~9年,平均5.2年。对照组男性33例,女性29例,年龄18~51岁,平均年龄33.8岁,两组患者在性别、年龄等方面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组间具有可比性。

    1.2方法 观察组62例患者双侧下鼻甲注射地塞米松5 mg,并用5號细长针头分别于两侧下鼻甲黏膜下注射1 mL。第1 w每隔1 d一次,第2 w每隔2 d一次,2 w为1个疗程,治疗期间均停止其它治疗。对照组患者取半卧位,用1%丁卡因棉片行双侧下鼻甲黏膜表面麻醉,再用0.1%肾上腺素行双下鼻甲黏膜下浸润麻醉。选择德国产赛隆牌全自动低温等离子射频消融机,将探头分别插入双侧鼻丘、鼻中隔黏膜、中鼻甲后上方及下鼻甲外下方黏膜下行消融气化。
, 百拇医药
    1.3疗效判定标准 参照中华医学会耳鼻咽喉科分会1997年海口制定的疗效判定标准,评分后按下列公式进行疗效判定:症状总积分改善百分率=(治疗前症状总积分-治疗后症状总积分)/治疗前症状总积分×100%,≥51%为显效,表明临床症状得到显著缓解;21%~50%为有效,表明临床症状有所缓解;<21%为无效,表明症状无明显缓解,病程甚至有所加重。总有效率=(显效例数+有效例数)/总例数×100%。

    1.4 统计学处理 采用SPSS 18.0软件对数据进行统计分析,计量资料采用(x±s)表示,计量资料采用χ2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临床疗效 观察组62例患者经鼻甲黏膜注射地塞米松治疗后,总有效率为96.8%,治疗后未发现严重的不良反应,仅1例患者用药后出现鼻腔干燥感,未经特殊处理症状自行好转;对照组62例患者行等离子鼻甲减融治疗后,总有效率为87.1%,两组总有效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 http://www.100md.com
    2.2观察组治疗前后临床症状及体征变化 62例观察组患者治疗后鼻痒、鼻塞、喷嚏、流涕等临床症状及体征评分较治疗前均有显著改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3 讨论

    变应性鼻炎是特应性个体接触过敏源后,IgE介导的递质释放,全身多种细胞因子炎性介质和免疫细胞共同参与作用的结果,是可导致鼻黏膜局部血管、神经和腺体功能紊乱的疾病。各种炎性介质和细胞因子可以通过神经反射导致血管扩张、并使鼻黏膜敏感性增加,从而导致患者出现鼻塞、鼻痒、流涕、分泌物增多等临床症状[1]。

    临床研究认为:IgE介导的I型变态反应是引起的变应性鼻炎的主要因素,近年来随着分子免疫学的不断发展,对I型变态反应的发生机制有了进一步了解,辅助性T淋巴细胞亚群的比例失衡可能是变应性疾病发病中的一个重要环节或始动因素,而体内Th1/Th2细胞及其释放的细胞因子的失衡也在变应性鼻炎患者发病中起着重要作用,体外环境因素作用于机体,导致异常免疫反应,造成Th1和Th2免疫反应失衡,从而引起变应性鼻炎的发生[2]。
, http://www.100md.com
    临床治疗变应性鼻炎主要采取药物治疗和免疫治疗,传统药物治疗主要采取糖皮质激素、抗组胺药、肥大细胞膜稳定剂、缓解充血剂等,其中最主要的是糖皮质激素,其抗变态反应的药理作用为抑制肥大细胞、嗜碱性粒细胞和鼻腔黏膜的炎症反应,稳定鼻黏膜上皮和血管内皮屏障,减少肥大细胞、嗜碱性粒细胞的数量,降低刺激受体以及腺体对胆碱能受体的敏感性,从而达到改善临床症状及体征的效果[3-4]。以往的口服抗过敏药物、鼻腔滴注药物以及全身用药因其药物副作用以及停药反应,而逐渐不被医师采纳。鼻腔局部用药如局部注射和鼻腔喷雾,又因医生可控性低,患者依从性差等因素而限制了其临床应用,而下鼻甲黏膜下注射具有高度的可控性[5],因此在临床治疗变应性鼻炎中得到了广泛应用。

    本研究采用等离子鼻甲减融治疗62例变应性鼻炎患者,临床有效率为87.1%,该治疗方法的主要作用机制是通过缩小下鼻甲体积,增宽鼻腔通气道,降低经鼻呼吸时的阻力,改善鼻腔通气功能,从而达到缓解临床症状的目的。同时,还可通过低温等离子射频减融作用阻断筛前神经,降低鼻黏膜的兴奋性,达到治疗变应性鼻炎的效果。而采用鼻甲黏膜下注射地塞米松治疗变应性鼻炎患者取得了更好的临床疗效,治疗总有效率为96.8%,且不良反应发生率低,治疗后患者的鼻痒、鼻塞、喷嚏、流涕等临床症状及体征均较治疗前有显著改善(P<0.05)。地塞米松作为一种小分子物质在治疗变应性病变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其具有抗炎、抗过敏作用,可减轻组织对炎症的反应以及原发免疫反应的扩展,抑制细胞介导的免疫反应,延迟过敏反应,有利于机体建立特异性免疫耐受的间接作用抑制免疫反应,从而降低鼻腔的敏感性,减弱鼻腔浆液腺分泌。
, 百拇医药
    综上所述,鼻甲黏膜下注射地塞米松治疗变应性鼻炎能够显著改善患者的临床症状及体征,且治疗后不良反应发生率较低,治疗安全性较高,操作简便,患者可接受性高,因此,值得临床进一步推广使用。

    参考文献:

    [1]李华斌,许庚.变应性鼻炎特异性免疫治疗机制研究进展[J].中华耳鼻咽喉头颈外科杂志,2011,46(12):1058-1062.

    [2]朱华明,张玉君,张维天,等.变应性鼻炎患者4637例变应原特点分析[J].中华耳鼻咽喉头颈外科杂志,2011,46(11):933-936.

    [3]张志超.变应性鼻炎患者下鼻甲黏膜注射地塞米松的疗效观测.中国现代药物应用,2011,5(24):15-16.

    [4]薛远琼.地塞米松在伴有变应性鼻炎的FESS术后的疗效观察.现代诊断与治疗,2013,24(10):2325-2325.

    [5]刘天宝.射频治疗变应性鼻炎临床观察[J].中华现代临床医学杂志,2003,1(2):152-153.

    编辑/翟辰万, http://www.100md.com(唐梓轩 余文兴 马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