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医疗版 > 疾病专题 > 肾脏内科 > 尿路感染
编号:13005629
留置导尿管患者引起尿路感染的原因分析与预防措施(2)
http://www.100md.com 2017年2月19日 《医学信息》 2017年第7期
     2.4不合理使用抗生素的预防措施 合理使用抗生素,应根据患者的病种、严重程度、药物敏感试验结果、抗生素种类及适应症等合理选择,以避免造成菌群失调,细菌产生耐药性。

    2.5保持导尿系统的密闭性 采用密闭式导尿回路,导尿管与一次性尿袋预先密封连接为无菌系统后再插入尿管。避免轻易分离导尿管与集尿袋的接头[7],尽量保持导尿系统的密闭性,减少集尿袋频繁更换,集尿袋更换1次/w。我科现使用的抗反流的集尿袋避免尿液反流,使尿液直接流入尿袋内,减少感染的机会。

    以往认为在留置尿管期间,通过膀胱冲洗不但不能减少尿路感染发生率,反而可能引起尿路感染。因此,现不主张进行膀胱冲洗,更不主张用抗菌药物冲洗膀胱,避免产生耐药感染。

    2.6高危人群采取不同措施减少尿路感染 因自身因素造成尿路感染的高危人群采取的措施有:年老体质较弱的患者应鼓励多进食,加强营养摄入;肾功能不全、免疫力低下的患者提高自身免疫力,治疗基础疾病,促进疾病转归;对长期卧床的女性患者应保持会阴部的清洁干燥。尿道口周围有肠道细菌,主要是革兰氏阴性杆菌,尤其是女性有2/3的患者含发生菌尿[8],做好基础护理,定时清洁会阴部,尿道外口和近尿道口段导尿管有用0.5%碘伏棉球擦拭消毒2次/d,以去除分泌物,杀灭局部细菌,防止发生尿路感染。

    3 讨论

    留置导尿是临床上常见的基础护理技术,属有创操作项目,而尿路感染则是留置导尿患者常见的并发症之一,且留置导尿时间越长,感染的机会越多,预防尿路感染最好的办法是严格掌握导尿指征,尽量不插尿管。留置尿管后严格执行无菌操作技术,多饮水,遵医嘱合理使用抗生素,尽量缩短留置导尿时间,导尿期间尽量保持导尿系统的密闭性,不必每日进行膀胱冲洗,了解留置尿管引起的尿路感染的原因,对发生尿路感染的高危人群实施有效的護理干预,才能使尿路感染的发生率降低至最低水平。

    参考文献:

    [1]李金梅.留置尿管导尿的护理进展[J].护理学杂志,2009,24(14):91-94.

    [2]汤莉伟,吴佳敏.留置导尿获得性尿路感染的相关途径及护理现状[J].全科护理,2015,13(8):691-693.

    [3]喻平.留置导尿尿管病人泌尿系感染的临床观察及护理[J].护士进修杂志,2009,24(3):569-570.

    [4]陈文良.二重感染的临床研究[J].中华医药杂志,2001(12):62.

    [5]廖秀英.导尿管相关尿路感染危险因素及护理防控[J].当代医学,2015,21(3):118-119.

    [6]朱恒美,许丽丽.留置导尿术中拔管技术的研究进展[J].解放军护理杂志,2012,29(12):40-42.

    [7]梁伟霞,黄琨.留置尿管所致尿路感染危险因素与预防措施研究进展[J].护理实践与研究,2010,7(19):104-105.

    [8]刘兵,王嘉.导尿引起尿路感染的预防对策及研究进展[J].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1999,9(31):20.

    编辑/温灵慧, 百拇医药(张萍 黄乐群)
上一页1 2


    参见:首页 > 医疗版 > 疾病专题 > 肾脏内科 > 尿路感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