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医学信息》 > 2017年第7期
编号:13005608
儿童两对半检验结果的分析(1)
http://www.100md.com 2017年2月19日 《医学信息》 2017年第7期
     摘要:目的 分析儿童乙肝两对半的检查结果及临床价值。方法 收集2013年3月~2015年3月,我院接受乙肝疫苗接种儿童共计173名,在接种疫苗后应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进行乙肝两对半检查,评价不同年龄儿童接种乙肝疫苗后的病毒免疫情况,免疫接种后随访3年统计免疫应答情况。结果 173例儿童中, 11例(6.36%)HBsAg阳性,3例(1.73%)HBeAg阳性,153例(88.44%)抗HBs阳性,4例(2.31%)HBeAb阳性,3例(1.73%)HBcAb阳性;HBsAg阳性呈现随着年龄增长而逐渐升高趋势,而抗HBS阳性呈现降低趋势(P<0.05);全程接种后3年内,无应答率及低应答率随着年限延长呈现显著上升趋势(P<0.05)。结论 儿童乙肝疫苗接种后随着年限延长及年龄增长可呈现免疫应答及保护性抗体降低趋势,检查乙肝两对半对于乙肝的早期筛查、诊断、预防及治疗具有重要指导意义。

    关键词:儿童;乙肝;两对半检验;结果分析

    乙型肝炎(简称乙肝)是临床常见传染性疾病之一,主要是由于感染乙肝病毒(Hepatitis B,HBV)引起。HBV在侵入人体后,机体免疫机制被激活,导致肝功能损害,如不及时治疗可能发展成为肝癌或者肝硬化等[1]。近年来,随着乙肝疫苗的应用,其免疫原作用、保护效果以及安全性均获得了普遍认可,但仍存在诸多的问题,主要表现为疫苗保护性抗体逐年降低。乙肝两对半检验是临床早期筛查乙肝的主要血清学指标,包括抗HBs、抗HBe、抗HBc、HBsAg及HBeAg五项[2]。本文对2013年3月~2015年3月期间1~14岁儿童乙肝两对半的临床检验结果进行分析和讨论,旨在为临床早期筛查和防治儿童乙肝提供参考,现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收集2013年3月~2015年3月,我院接受乙肝疫苗接种儿童共计173名,排除正在接受免疫治疗者,排除近1 w内存在免疫功能受损史、感染疾病史者,排除过敏史或过敏体质儿童,已经确诊为HBsAg阳性患儿。其中,男83例,女90例,年龄1~12岁,平均(6.65±2.03)岁,其中,36例(20.81%)1~3岁,42例(24.28%)4~6岁,95例(54.91%)7~12岁。

    1.2调查方法 运用血清流行病学法调查分析2015年3月~2016年3月所有儿童乙肝疫苗接种情况以及乙肝两对半检测结果。免疫接种后随访3年,统计免疫接种后间隔1年、2年及3年时的免疫应答情况。

    1.3检测方法 所有受试儿童在检查前晚开始空腹12 h以上,于次日清晨采集空腹肘静脉血3~5 mL,在24 h内常规分离血清,标本保存于-20℃冰箱中待检。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进行乙肝两对半检测,试剂盒均由雅培公司生产,均在使用有效期内。操作严格按照试剂说明书及实验室操作规程执行。所有标本均在60~90 min内完成检测,操作均由同一名检测人员进行操作。检测指标包括抗HBs、抗HBe、抗HBc、HBsAg及HBeAg五项。

    1.4免疫应答判定标准 HBsAb<10 mIU/ml判定为无应答,HBsAb在10~100 mIU/ml为低应答,100~1000 mIU/ml为中应答,≥1000 mIU/ml为高应答。

    1.5统计学分析 研究数据运用统计学软件SPSS18.0进行分析,以率(%)表示计数资料,经χ2检验,P<0.05表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乙肝疫苗接种情况 173例儿童均按照“0、1、6”方案进行了乙肝疫苗接种,其中,新生儿接种疫苗为3支5 μg,其余儿童均接种10 μg。

    2.2血清标志物分布情况 173例儿童中,11例(6.36%)HBsAg阳性,3例(1.73%)HBeAg阳性,153例(88.44%)抗HBs阳性,4例(2.31%)HBeAb阳性,3例(1.73%)HBcAb阳性。比较不同年龄段患儿的感染情况,HBsAg阳性呈现随着年龄增长而逐渐升高趋势,而抗HBS阳性呈现降低趋势(P<0.05),见表1。

    2.3全程接种后免疫应答情况 全程接种后3年,无应答率及低应答率随着年限延长呈现显著上升趋势(P<0.05)。

    3讨论

    流行病学研究调查显示,多年来我国乙肝报告患病率始终高居全球前1、2位,成为世界乙肝大国。目前,乙肝已成为我国最为突出的一项公共卫生问题[3]。 HBV能够通过血液或体液、母婴传播等途径而发生感染,我国HBsAg阳性的HBV携带者中,以母婴传播为主,约占30%以上[4]。1991年,我国卫生部颁布了《全国乙肝疫苗免疫接种实施方案》,并在全国范围内推行对新生儿以及学龄前儿童开展乙肝疫苗免疫接种工作,且随着乙肝疫苗儿童免疫计划的推行,免费接种乙肝疫苗工作获得卓著成效,儿童HBsAg携带率获得显著性降低。但诸多研究资料发现,随着免疫接种间隔时间的延长,接种疫苗后免疫人群保护性抗体呈现显著降低趋势[5]。因此,对于儿童接种疫苗后随访评价其免疫情况、有无乙肝抗体以及感染情况具有重要意义。

    乙肝两对半检查是评价和了解乙肝病情及病因的重要依据之一,主要检测指标为抗HBs、抗HBe、抗HBc、HBsAg及HBeAg五项。其中,HBsAg阳性表示体内存在HBV感染;抗HBs阳性表示体内存在保护性抗体,能够抵御HBV入侵;HBeAg阳性表示体内存在HBV复制,具有传染;抗HBe阳性表示HBV复制受到抑制,抗HBc阳性则表示具有HBV感染史。文献研究显示,有超过1/4的健康人群可检出抗HBc阳性[6]。HBV感染自身并不能够引起疾病,而是由于HBV感染后导致自身免疫性反应而发病。HBV感染后可引起肝脏细胞病变,同时可导致机体免疫系统被激活,从而对肝细胞产生免疫清除或者过度清除作用[7]。因此,乙肝两对半检查对于乙肝的早期筛查、诊断与治疗具有重要意义。在接种乙肝疫苗后,体内生成HBsAb对于预防HBV感染具有显著效果。本研究调查的173例3剂次全程免疫儿童中,随着接种间隔时间的延长,无应答及低应答率均呈现逐年上升趋势,1年内无应答率仅占9.25%,而间隔3年时无应答率迅速升高至39.13%,且高应答率仅为3.09%,与文献报道[8]结果相似。由此可见,对于儿童接种乙肝疫苗后的免疫长期记忆值得考证,定期进行乙肝兩对半检查尤其是HBsAb检查对于巩固乙肝疫苗接种效果以及保护易感儿童具有重要意义。对于无应答或者低应答儿童,应积极予以再次免疫接种,以最大限度地预防HBV感染。本组儿童在免疫接种后,抗HBs阳性率达88.44%,基本处于较高水平,HBsAg阳性率仅为6.36%,低于其他文献报道[9]。值得注意的是,本组儿童的抗HBs阳性率随着年龄增长呈现显著降低趋势,而HBsAg阳性率呈现显著升高趋势。提示随着年龄段增长,儿童免疫接种后疫苗保护性抗体随着年龄增长呈现降低趋势。由此可见,对于儿童适时乙肝两对半对于尽早发现阳性儿童和尽早采取干预处理,对于预防HBV感染或者病情流行具有重要意义。, http://www.100md.com(罗晓慧)
1 2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