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医学信息》 > 2017年第7期
编号:13005614
1例原位肝移植术后烟曲霉菌感染的原因分析及护理
http://www.100md.com 2017年2月19日 《医学信息》 2017年第7期
     摘要:本文总结了肝移植术后烟曲霉菌感染的易感的因素及其护理的措施,为护理人员提供了相关的护理依据,从而减少术后烟曲霉菌的感染率,从而提高肝移植术后的生存率。

    关键词:肝移植;烟曲霉菌感染;护理

    终末期肝病临床治疗最有效的方法为肝移植术。但患者术前伴有不同程度的肝功能损害、营养情况差、免疫力低下、移植手术复杂、免疫抑制剂的应用等因素,均会导致肝移植术后患者感染的发生率显著增肌,据统计,患者的感染率约为54.0%~83.0%[1],给患者的预后带来了严重的影响,尤以烟曲霉菌感染患者的预后更加不理想。烟曲霉菌是临床较为少见的细菌,主要侵犯患者肺部并播散,最常见播散的部位是中枢神经系统。2015年12月本院器官移植中心的1例原位肝移植受者于手术后15 d出现了烟曲霉菌感染,对患者进行积极有效的治疗和护理,患者于术后3个月康复出院,且预后良好,生存至今。本文对该患者的护理体会进行了总结和分析,现内容如下。

    1 临床资料

    患者,女,65岁,因肝硬化、门静脉高压、终末期肝病于2015年12月10日于全麻下行原位肝移植术,手术顺利,术中出血约8000 ml。术后密切监护及常规肝移植术后治疗,患者病情一度稳定。后呼吸困难、氧合下降、反复高热,脓毒性休克及MODS(循环、呼吸、血液、泌尿、中枢)明显,结合患者病史、症状、体征及临床胸片、肺部CT检查结果,经多次细菌学检查明确真菌感染,为烟曲霉菌感染。立即改用卡泊芬净抗真菌治疗 ......

您现在查看是摘要页,全文长 5718 字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