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医疗版 > 疾病专题 > 心血管科 > 心力衰竭 > 慢性心力衰竭
编号:13063702
呼吸训练对慢性心力衰竭患者生活质量及再次住院的影响(2)
http://www.100md.com 2017年3月19日 医学信息 2017年第11期
     1.3评价指标

    1.3.1生活质量的评价 采用明尼苏达慢性心衰生活质量评价量表对干预前后两组患者的生活质量进行评价,总分为105分,分值越高,提示生活质量越低。

    1.3.2再次住院率的统计 对两组患者的再次住院率进行统计,随访时间为6个月。

    1.4统计学处理 采用SPPS17.0统计软件进行数据录入与分析,采用n/(x±s)表示結果,计数资料的比较应用χ2检验,计量资料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观察组患者干预前后的明尼苏达评分分别为(62.3±3.4)分、(48.5±3.2)分,对照组干预前后的明尼苏达评分分别为(61.9±3.2)分、(56.5±3.1)分,两组患者干预前明尼苏达评分比较无差异(P>0.05),干预后两组患者评分均有所下降(P<0.05),但观察组评分下降程度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的再次住院率为15.23%,对照组为21.23%,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 百拇医药
    3讨论

    慢性心力衰竭最常见的症状为呼吸急促,由于慢性心力衰竭患者心脏后负荷的增加,出现不同程度的肺水肿以及肺淤血,增加了肺部毛细血管的脆性和通透性,阻碍了肺部的通气和换气功能,反射性的增加了呼吸的频率,另外机体为了组织供氧的需要,动用辅助呼吸,呼吸肌收缩频率增加,引发呼吸肌疲劳,并形成错误的呼吸方式,组织供氧进一步加重。因此,慢性心力衰竭患者需要训练呼吸肌的收缩力和耐力,以调节呼吸过程中的功能缺陷,从而改善肺功能及心功能。呼吸训练,协调了呼吸功能帮助肺部增加肺活量[4],从而保护了肺部免受感染。另一方面,通过呼吸运动的训练,整个循环系统所产生的应激反应减少,训练的过程中通过有节奏的控制,降低了交感神经的兴奋活性,副交感神经的控制得以增加,自主神经的调节功能得到强化[5],心率、血压都能够有效的降低,减轻了心脏的负担。研究显示,呼吸训练通过调节自主神经功能,达到放松的目的,可以避免焦虑和失眠,这对CHF患者的影响也是可以期待的。本次研究结果显示,但观察组干预后评分明尼苏达下降程度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的再次住院率为15.23%,对照组为21.23%,提示通过严格的呼吸训练能够起到改善患者生活质量的作用,在生活质量改善的同时,患者疾病的复发率也随之下降。
, 百拇医药
    综上所述,呼吸训练能显著的提高慢性心力衰竭患者的生活质量,防止疾病复发,减少再次住院次数,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参考文献:

    [1]李露,高欣源,李剑华,等.系统呼吸训练对肺癌患者术后短期呼吸运动功能的疗效[J].中国康复医学杂志,2016,31(11):1225-1229.

    [2]何陆英.呼吸训练对肺癌患者术后肺功能和生活质量的影响[J].齐鲁护理杂志,2016,22(18):98-99.

    [3]孙欣,严文娟,周丹,等.呼吸训练对改善慢性心力衰竭患者生活质量的效果观察[J].护士进修杂志,2016,31(21):1988-1990.

    [4]刘冬雪.综合呼吸训练式护理对COPD患者肺功能的影响分析[J].齐齐哈尔医学院学报,2016,37(17):2230-2231.

    [5]付春卫,王玉正,戴扬慧,等.间断式呼吸训练法应对焦虑及镇痛效果:随机对照实验[J].中国临床心理学杂志,2016,24(6):1146-1150., 百拇医药(刘扬 王佩珊)
上一页1 2


    参见:首页 > 医疗版 > 疾病专题 > 心血管科 > 心力衰竭 > 慢性心力衰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