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医学信息》 > 2018年第2期
编号:13247833
两种不同排龈方法在牙体楔状缺损充填修复中的应用研究(2)
http://www.100md.com 2018年1月15日 《医学信息》 2018年第2期
     1.2材料 美国 ULTRAPAK公司生产的0-1#排龈线、专用排龈器,法国碧兰公司生产的Expasyl排龈膏、专用注射器,德国VOCO公司生产的光固化复合树脂。

    1.3方法 应用准确性和可靠性得到肯定的牙周探诊法区分牙龈生物型[5],即用牙周探针探入颊侧龈沟,并通过观察牙周探针透过牙龈组织的清晰度判断牙龈的厚薄。窝洞制备前,实验组应用Expasyl排龈膏排龈,持专用注射器轻轻将排龈膏注入龈沟,薄龈30 s,厚龈1~2 min后去除排龈膏;对照组应用排龈线排龈,持排龈器轻推排龈线进入龈沟,排龈时间≤10 min。充分暴露龈下部分窝洞后,制备窝洞,消毒后常规粘结、复合树脂分层充填、光照固化,修形抛光。

    1.4评价指标 排龈过程中患者对疼痛的主观感受,采用视觉模拟评分法(Visual Analogue Scale/Scare VAS)判定,0分无痛,0~3分为无疼痛感,4~6分疼痛影响睡眠但尚可忍受,7~10分疼痛强烈难以忍受。牙龈损伤情况由主诊医师观察牙龈指数(GI)。并于1年后采用改良的美国公共健康部制定的USPHS直接临床系统评估,主要评估充填体脱落、边缘密合性、继发龋、边缘着色及牙龈炎5个方面,A为理想,B为尚可,C为差,其中A和B均为临床有效,C视为无效。
, 百拇医药
    1.5统计学方法 本组数据采用SPSS17.0软件进行处理,统计方法为χ2检验,用[n(%)]表示,以P<0.05为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患者治疗时的疼痛程度评价 治疗过程中,薄龈生物型实验组与对照组的疼痛感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2.2患者治疗时牙龈指数(GI)对比 薄龈生物型实验组与对照组的探诊出血率分别为13.64%和34.8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厚龈生物型探诊出血率,实验组为19.57%,对照组为23.40%,两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2.3患者随访1年后临床疗效对比 随访1年后的临床疗效方面,无论是薄龈生物型还是厚龈生物型,各自的实验组与对照组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見表3。
, http://www.100md.com
    3讨论

    牙龈生物型这一概念是Oshsenbein和Ross在1969年提出,并根据牙龈组织的解剖特点,将牙龈生物型分为“薄型”和“厚型”。牙龈组织分型不同,其结构和血供也存在差异。牙周疾病和相应的治疗(如牙周刮治术、游离龈瓣手术、引导性组织再生术等)、牙体修复、种植牙等也因牙龈生物型的不同,预后差异较大,这方面的临床报道较多[6-8]。而对不同排龈方法所产生的排龈效果的临床研究中,未见与牙龈生物型相关联的报道。本研究选择临床确诊的楔状缺损患者,通过分组对照研究,来评估不同牙龈生物型应用排龈膏和排龈线排龈的临床差异,以此指导临床医生楔状缺损的修复治疗。

    楔状缺损是一种慢性牙体硬组织非龋性疾病,中老年人为易患群体。缺损部位好发于牙颈部釉牙骨质交界处,有时缺损甚至达龈缘下。初期表现为牙本质过敏,随着缺损扩大会接近牙髓,向下达游离龈以下,进而诱发牙髓炎或牙周炎等。在楔状缺损充填治疗中,排龈是十分重要的操作步骤,通过排龈可以清晰地暴露术野,减少龈沟液的分泌,提高充填物的边缘封闭效果[9]。临床上排龈线与排龈膏是常见的排龈方法,但排龈过程中也会引起龈沟液中天冬氨酸转氨酶(AST)与碱性磷酸酶(ALP)的短期变化[10],并且产生疼痛不适感、牙龈撕裂与出血的情况[11]。本研究的VAS评分和GI评分结果也印证了排龈过程中患者的个体不适反应,与其他学者在这方面的研究相符。本文还证实在楔状缺损充填时,薄龈生物型使用排龈膏排龈,可以明显减轻排龈过程中疼痛、牙龈出血情况,与对照组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厚龈生物型选择排龈膏或排龈线排龈差别不大,两者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分析原因认为,薄龈生物型的牙龈组织较薄且脆,对临床操作十分敏感。应用排龈线排龈时,难度较大,术者的熟练程度、操作力度、应用排龈线的型号等都会对牙龈造成不同程度损伤,有的甚至出现牙龈撕裂伤,破坏牙龈的附着。而排龈膏是通过专用注射器,将Expasyl膏体注入龈沟,膏体对上皮产生0.1 N/mm2的压力,从而推开游离龈,不对上皮附着造成损伤,故在薄龈生物型的应用中有较为明显的优势。厚龈生物型的牙龈组织相对较厚,弹性较好,排龈线排龈的操作难度明显降低,故收到与排龈膏排龈一样的临床效果。虽然本研究1年后的临床随访表明,排龈方式对临床疗效没有显著性影响,但本研究的临床随访时间只有1年,在牙龈长期稳定性方面的评价缺乏一定力度,还需要进一步的追踪研究。
, 百拇医药
    综上所述,本研究认为楔状缺损充填时,先通过牙周探诊的方法区分牙龈生物型,对于薄龈生物型推荐排龈膏排龈,厚龈生物型选择排龈膏和排龈线排龈均可。通过有甄别性的选择排龈方法,可以明显减轻患者的疼痛程度和临床不适感,降低牙龈的损伤几率,为远期预后提供良好的牙龈状态。

    参考文献:

    [1]吴小玲.排龈技术在口腔固定修复临床中的应用[J].中国中医药资讯,2012,4(2):175.

    [2]冯传翠,张晓明.3种排龈方法对排龈效果影响的对比研究[J].实用口腔医学杂志,2016,3(21):127-128.

    [3]蔡桥银,吴红霞,陈小峰,等.排龈线在治疗楔状缺损中的临床应用[J].口腔医学,2012,32(3):188-189.

    [4]吴丽娜,王一霖,刘美瑜.排龈术在龈下楔状缺损修复中的临床应用[J].实用口腔医学杂志,2014,30(6):859-860.
, 百拇医药
    [5]乐迪,张豪,胡文杰,等.牙周探诊法判断牙龈生物型的初步研究[J].中华口腔医学杂志,2012,47(2):81-84.

    [6]Sin YW,Chang HY,Yun WH,et al.Association of gingival bi otype with the results of scaling and root planning[J].J Perio dontal Implant Sci,2013,43(6):283-290.

    [7]谷克晓,刘党利.牙龈生物型对上前牙全瓷冠美学修复效果的影响[J].实用口腔医学杂志,2017,33(2):268-270.

    [8]袁洁,姜宝岐.牙周生物型对种植治疗的影响[J].牙体牙髓牙周病学杂志,2016,26(9):569-573.

    [9]闫雪冰,彭红,刘利.不同排龈方法修复龈下楔状缺损临床疗效观察[J].实用口腔医学杂志,2012,28(01):70-73.

    [10]赵寅华,肖惠军,何惠明.三种排龈方法对龈沟液含量及成分的影响[J].临床口腔医学杂志,2010,26(04):205-208.

    [11]张秀荣.龈下楔状缺损修复前不同排龈方法对修复后牙龈出血的影响[J].河北医学,2014,20(7):1127-1130.

    收稿日期:2017-10-18;修回日期:2017-11-3

    编辑/杨倩, 百拇医药(何光伟 张萍)
上一页1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