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医学信息》 > 2018年第2期
编号:13248105
我国弓形虫病研究进展(3)
http://www.100md.com 2018年1月15日 《医学信息》 2018年第2期
     4 弓形虫病的防治

    目前,弓形虫病以西医治疗为主。治疗药物有螺旋霉素、乙胺嘧啶、磺胺等。这些药物仅能杀灭部分滋养体,减弱繁殖、改善症状。不能阻止包囊形成,更不能使包囊内的虫体死亡。感染动物的试验治疗表明,绝大部分抗生素、化学制剂对弓形虫感染的治疗无效[21]。

    长期以来,许多学者致力于弓形虫病中药治疗的研究。王秀琴等[21]通过小白鼠人工感染弓形虫病的方法,从12种中药及配方中筛选了3种安全有效的药物或配方,对滋养体杀灭率达96.95%~100%。张步彩等[22]评价了蟾酥、桦褐孔菌、黄皮叶、垂花香薷、白牛胆等5种中药对急性感染弓形虫小鼠的治疗效果,并与磺胺间甲氧嘧啶钠的治疗结果相比较,结果显示,蟾酥、桦褐孔菌与磺胺间甲氧嘧啶钠组的小鼠平均存活时间、腹腔液中虫体数和血清SOD活性相近。吕江等[23]自拟复方中药对人工感染弓形虫的小鼠进行复方中药的筛选试验。结果表明,自拟方剂经口灌服能明显减少感染小鼠腹水中虫体数量,能明显抑制弓形虫的繁殖,而对正常小鼠无明显的毒害作用。此外,细胞因子在弓形虫病治疗中也有一定的作用。
, 百拇医药
    对于弓形虫感染,至今尚未研发出行之有效的疫苗。因此,弓形虫病防控的关键是预防,然而,大多人群及医疗机构对本病不够认识或认识不足,导致其发病率呈上升趋势。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人们对于弓形虫病研究的深入,相信在不久的将来,有关弓形虫病的致病机理、诊断、治疗会有较大的突破。

    特别感谢吕昌龙老师对本次研究的大力支持及对于论文写作的指导。

    参考文献:

    [1]刘侠,阚松鹤,林青.弓形虫病研究进展[J].动物医学进展,2015,36(1):101-105.

    [2]兰炜明,戴坤教,曾小军,等.临床疑似弓形虫病患者血清流行病学调查[J].2011,29(5):472-473.

    [3]许郑林,孙凤娥,胡秀敏,等.沧州市人群弓形虫感染血清流行病学调查[J].环境与健康, 2009,26(2):151-152.
, 百拇医药
    [4]王跃兵,杨向东,杨国荣,等.云南不同生态环境地区人群弓形虫病现况研究[J].实用预防医学,2015,22(8):918-910.

    [5]霍守梁,宋壮志,张斌,等,内蒙古自治区弓形虫病血清流行病学调查报告[J].医学动物防制杂志,2007,23(12):894-896.

    [6]韩梅,霍万学,张冬丽,等.通辽市育龄妇女弓形虫感染血清学调查[J].中国病原生物学杂志,2009,4(6):478.

    [7]朱敬,朱名胜,卫荣华,等.十堰地区育龄妇女弓形虫血清流行病学分析[J].中国热带医学,2012,12(9):1123-1124.

    [8]梁红茹,赖木海,江飙.弓形虫病的流行情况和预防[J].中国动物保健,2009,11(11):88-90.

    [9]周鹏,刘苗苗,朱兴全.弓形虫入侵和毒力因子的研究进展[J].中国人兽共患病学报,2008,24(6):578-580.
, 百拇医药
    [10]蒲元华,张德林.弓形虫侵入宿主机制及免疫学研究进展[J].中国寄生虫学与寄生虫病杂志,2012,30(6):481-484.

    [11]朱勇.弓形虫与宿主细胞相互作用研究进展[J].微生物学免疫学进展,2014,42(5):77-79.

    [12]李祥瑞.弓形虫病的流行的新趋势[J].动物医学进展,2010,31(S):234-236.

    [13]French AR,Holroyd EB,Yang I,et al.IL-18 acts synergistically with IL-15 in stimulating natural Killer cell proliferation[J].Cytokine,2006,35(5):229-234.

    [14]Khan IA,Thomas SY,Moretto MM,et al.CCR5 is essential for NK cell trafficking and host survival following Toxoplma gondii infection[J].PLoS Pathog,2006,2(6):49.
, 百拇医药
    [15]劉秀华,边婷婷,王新光,等.CD4+T细胞亚群在弓形虫感染中的作用[J].中国免疫学杂志,2014,30(4):572-574.

    [16]赵俊桃,陈凤鸿,陈锡慰,等.CD4+CD25+T调节细胞参与感染弓形虫小鼠免疫应答调节的研究[J].热带病学与寄生虫学,2008,6(3):154-157.

    [17]诸欣平,苏川.人体寄生虫学[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13.

    [18]王艳华,李学瑞,张德林,等.弓形虫病诊断方法研究进展[J].中国兽医寄生虫病杂志,2008,16(1):28-33.

    [19]李潭清,宋勤叶,杨润德,等.弓形虫病病原的实验诊断研究进展[J].安徽农业科学杂志,2008,36(36):15909-15911.

    [20]李冕,尹坤,闫歌.弓形虫病的诊断技术及其研究进展[J].中国病原生物学杂志,2011,6(12):942-944.
, http://www.100md.com
    [21]王秀琴,梁小军,马吉峰,等.中西药治疗人工感染弓形虫病比较试验[J].宁夏农林科技,2014,55(06):29-30,53.

    [22]张步彩,陶建平,蒋春茂,等.5种中药对急性感染弓形虫小鼠的治疗效果[J].中国兽医学报,2015,35(7):1103-1111.

    [23]吕江,丁勇.自拟治疗弓形虫病中药复方的筛选试验[J].中国畜禽种业,2015(5):21-23.

    收稿日期:2017-7-24;修回日期:2017-8-16

    编辑/成森, 百拇医药(韩梅 吴寒)
上一页1 2 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