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医学信息》 > 2018年第15期
编号:13306709
酒精性肝病中西医辨治研究进展(2)
http://www.100md.com 2018年4月16日 《医学信息》 2018年第15期
     2 中西医结合辨证诊断

    中医通过四诊合参对酒精性肝病进行诊断,西医通过询问饮酒史、症状、体征、实验室检查、影像学检查等综合进行诊断。近年来,中医发现酒精性肝病的辨证与西医客观检查有一定联系。严清霜[18]分析中医证素分布规律与西医客观指标存在相关性,得出转氨酶升高可能与酒精性肝病湿、热形成有关,凝血酶原时间异常与气虚、阳虚、湿形成相关,血红蛋白可作为热、痰证参考指标之一。韩相国等[19]认为超声在区分诊断脂肪肝和酒精性肝病方面有一定的临床价值,诊断率达95%以上,能够直观的观察患者肝脏功能状态及损伤状态。姚志山等[20]对不同中医证型的酒精性肝病患者进行Child-Pugh分级,A级以肝胆湿热证、肝胃气滞证为主,B级以肝胆湿热证、脾肾阳虚证为主,C级以痰湿阻滞证、肝肾阴虚证为主,并进一步分析肝胆湿热证的酒精性肝病谷氨酰转肽酶明显升高,肝胃气滞证的白蛋白、甘油三酯水平最高,痰瘀阻滞证的总胆固醇及谷氨酰转肽酶最低,总胆红素在各个酒精性肝病的中医分型无明显差别。

    3 治则

    中医治疗原则:实则解酒毒、清湿热、祛痰浊,活血祛瘀、行气导滞;虚则滋肝肾、温脾阳。黄群等[21]认为现代肝病与中医“脾”相似,提出现代肝病应以“实脾”为主,认为“脾”易虚,易被积、湿、瘀所困,提出“实脾”同时以补气调中、消食化积、祛湿利水、祛瘀养血为主 ......
上一页1 2 3 4下一页

您现在查看是摘要页,全文长 5227 字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