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医学信息》 > 20209
编号:13498232
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中医证型与客观指标的相关性(2)
http://www.100md.com 2020年3月5日 《医学信息》 20209
     2 NAFLD中医证型与影像学指标

    2.1证型与超声 脂肪肝由于肝内脂肪蓄积,可明显吸收超声波能量,并产生散射作用,肝脏的前场回声弥漫性增强,后场回声逐渐衰减,在超声图像上表现为弥漫性均匀性脂肪肝的特殊图像,并分为轻、中、重度[5]。张媛等[6]研究显示,NAFLD各证型的发病率以及脂肪肝程度为脾虚湿滞型(中度)>湿热困脾型(重度)>肝郁脾虚型(轻度),与脂肪肝的中医病因病机演变及病程进展一致,将彩超诊断与中医诊断相结合,利于提高临床诊断的精确性。杨灏[7]通过对NAFLD各证型与超声分级的相关性进行分析,结果显示NAFLD临床多见轻、中度脂肪肝,其中在肝郁气滞型中多见轻度脂肪肝,中度脂肪肝多见于痰湿内阻与湿热内蕴,痰瘀互结因病情表现最重,常表现为重度。许莉华[8]研究也认为,情志失调为肝脏功能失常的重要因素,病起之初以肝郁气滞型(轻度)为主,而随病程进展,痰湿内阻证和湿热内蕴证患者因嗜食肥甘,脾虚失健,化生痰、湿、热,多见中度脂肪肝,而痰瘀互结证因病程长,痰凝血瘀致血脉瘀阻,常见重度脂肪肝。上述研究表明,NAFLD早期多见轻、中度脂肪肝,且病情从轻-中-重的发展过程也符合其由肝郁气滞-痰湿内阻、湿热内蕴-痰瘀互结的病机演变过程,因此将彩超与其证型相关联,更利于脂肪肝的早诊断、早治疗 ......
上一页1 2 3下一页

您现在查看是摘要页,全文长 4950 字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