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知识窗》 > 1999年第8期
编号:11609347
趣话“生老病死苦”
http://www.100md.com 1999年8月1日 《知识窗》 1999年第8期
     广东客家地区,有许多民间禁忌,其中之一项,就是做事动辄要“合生老”。譬如建造房屋涉及的土木工程,无论桁桷、台阶、房间的数目,龙厅、正厅、天井的尺寸等等,统统都要“合生老”;还有诸如神主牌和墓碑上的字数、衣服的钮扣、床上的床板的数量等等,也要“合生老”。为了“合生老”,人们把台阶做得古里古怪,木板裁得支离破碎,这在无形之中就增加了工程的造价和材料的浪费。虽然这样,人们也在所不惜。

    所谓“合生老”,就是要合乎“生老病死苦”循环环数中的“生老”,只有这样,才能趋吉避凶、财丁两旺。譬如数字2,就是“生老”;数字6,就是“生老病死苦生”;数字12,就是“生老病死苦生老病死苦生老”,这些数字都算“合生老”。反之,3、4、5、8、9、10则于主家不利。“合生老”的公式就是5×x+2(或1),而受到当代人青睐的“8”反倒成了不吉利的数字。

    “生老病死苦”这句话流传历史悠久,但它的出现与迷信毫无关系,所以会造成后来的恶果,纯属后人的误会。古时,春秋战国时期有伍子胥,唐朝有杜拾遗(即杜甫,他做过左拾遗的官职,后人称其为杜拾遗),乡村人无知识,把伍子胥念成“伍髭须”,把杜拾遗念成“杜十姨”,有的甚至还乱点鸳鸯,立庙塑像供奉这对神明夫妇,惹出了天大的笑话。

    据宋朝龚明之《中吴纪闻》记载,在北宋后期,宋徽宗下令,每个县城都要设置居养院(相当于现代的敬老院)、安济坊(即医院)、漏泽园(即公墓),由于吴江县城很小,这些设施不得不建在县学(全县童生考秀才的地方)旁边,顺序而言,便简称为“生(童生)、老、病、死”。后来,各地佛寺晋遍开设了“悲田院”,专门施粥救济贫苦之人,县城添上这一景,便成了“生老病死苦”。可见,这个生字,不是与死对立的“生”,而是指入学的“童生”,这句话毫无迷信色彩,只是后人把它捧上祭坛,惹出许多麻烦,这是作俑者始料不及的。

    (责任编辑/林超), http://www.100md.com(谢崇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