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知识窗》 > 2016年第2期 > 正文
编号:12756288
学鹅走正步
http://www.100md.com 2016年2月1日 知识窗2016年第2期
     在阅兵仪式上,迈着正步行进的队伍极其雄壮威严。可令人想象不到的是,这么帅气的步伐竟是从鹅走路的姿势中学来的,实在让人忍俊不禁。

    正步走的姿势是怎么发明的?这得从18世纪90年代的法兰西说起。

    当时的法兰西第一共和国由著名领袖拿破仑执政,军事实力如日中天,可谓“战无不胜,攻无不克”。按照惯例,胜仗之后要举行国庆大典,显耀军威,阅兵仪式自然必不可少。

    参加仪式的军队共分为骑兵、炮兵、步兵三个方阵。打头阵的骑兵和炮兵在高头大马与钢铁炮车的映衬下显得格外威风,加上围观群众震耳欲聋的呐喊、欢呼,拿破仑也不禁心潮澎湃起来。而轮到步兵方阵压轴出场时,几百名士兵只是齐步走过检阅台,没什么浩大的声势,相比骑兵和炮兵就显得寒碜多了。现场气氛逐渐冷却,处在兴头上的拿破仑面露不悦之色,对步兵有形无神、毫无气势的表现大失所望。

    阅兵仪式结束后,他召集麾下的将军,严厉训斥了一番,限令其设法让步兵方阵在来年的仪式上拿出气势来。

    将军们绞尽脑汁,始终不得其解。后来,在一次边境巡视中,他们忽然发现:有一种动物走起路来趾高气扬,显得非常气派,这种动物就是“曲项向天歌”的鹅。

    鹅走路时昂首挺胸,且双脚不弯曲,给人一种精神振奋的感觉。这些法国将军从中得到启发,在队列训练中要求士兵们伸腿前行时绝不能“迈”出去,而是要在膝盖不弯曲的前提下“踢”出去,尽量抬高腿部,再狠狠地用全脚掌砸向地面,同时手臂大幅度地用力摆动。经过一段时间的刻苦训练,功夫不负有心人,步兵方队的精神面貌焕然一新,变得威风八面。

    又到了一年阅兵时,骑兵和炮兵方阵依旧威武,但形式老旧、缺乏新意。当步兵方队踢着铿锵有力、步调一致的新式步伐通过检阅台时,拿破仑眼前一亮,为这种步伐的气势所感染,连连称赞。当他高兴地问这是一种什么步伐时,将军们齐声回答:“是‘鹅步’。”此后,阅兵踢“鹅步”逐渐演变为踢“正步”。随着拿破仑大军横扫欧洲,正步的概念也迅速传遍整个欧洲大陆。

    尤其是普鲁士,更是将正步作为士兵列队训练的重点。后来,当正步在全世界传播开来时,很多人都认为这是普鲁士人的发明,却不知道它最初是法国人的骄傲。

    中国军队最早的正步步伐,是从苏联军队的队列条令中引进的。在具体的训练过程中,又根据军队的实际情况作了较大幅度的修改。如苏联军队队列条令规定,在正步行进时,战士们的头要向上仰30°,手臂摆到与下巴同高,以充分体现自豪感;而我军强调“解放军是人民的子弟兵”,队列动作既要展现军队的气势,更要体现对人民的尊重,所以从建国初期开始,中国人民解放军的队列条令就规定:正步走时,头要正,两眼要平视,手臂要摆到胸前。

    当中国军人踢着稳健又雄壮的正步,出现在阅兵式及各大欢庆典礼上时,整个世界的目光都为之吸引。国外媒体评价道:“中国军队的正步,已经超越了世界上所有仪仗队的,他们步调一致、分毫不差,展现了中华民族强大的精神风貌。” (倚蓝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