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知识窗》 > 2016年第7期 > 正文
编号:12991717
藕的味道
http://www.100md.com 2016年7月1日 《知识窗》2016年第7期
藕的味道

     虽然我对藕情有独钟,但是对于它的做法总是不得要领,因而享受不到它的美味。我觉得它没有任何味道,炒着吃,炖排骨,都是脆脆的,但就是没有味道。

    白菜有白菜的味道,萝卜有萝卜的味道,更不用说大葱和韭菜的味道了,吃过之后,嘴里出口气,旁边的人都能闻到。可唯独藕是个奇葩,没有自己的味道,我也百思不得其解。

    有一日忽然顿悟,莫不是它处在淤泥里太久了、太深了,若是有特殊的味道,便会招来水里的鱼虾、水虫的啃咬,所以才不肯招摇,内敛了本有的味道,也许曾经拥有迷人的味道。抑或是深藏淤泥,终年不见太阳,它学会隐忍,它自知得不到阳光的恩宠,所以就学会了淡泊。

    可是,世人似乎只把藕当作盘中菜,没有人在意它。人们的注意力都放在了它的花叶上,那些美好的诗句都是描述它滋养的子嗣:“接天莲叶无穷碧”,是叠翠生烟的荷叶;“映日荷花别样红”,不消多说,自然是硕大荷花的娇美容颜;蜻蜓青睐的是才露尖尖角的小荷,它和世人一样也没有思量那些深埋在淤泥里藕的模样;欧阳修载酒来西湖,是因为荷花开后西湖好;花好,香更浓,“荷风送香气”,在孟浩然的笔下,荷花开的时候连风都是荷的味道。

    翻开诗词,所有美妙的描写似乎都是对荷花的赞美,就连周敦颐的《爱莲说》提到的出淤泥而不染,似乎没有刻意突出真正处于淤泥污垢之中的原本是藕。实际上,“芙蓉出水静年芳,菡萏红妆十里香”,纵使荷叶连连万里阻断小舟路,它们也是浮于水面之上的,纵然挺进水里的根茎,也没有受到淤泥的浸染。

    恰恰是深埋在淤泥里的藕的隐忍,才带来这满池荷塘荡香风,却从来不被世人欣赏。我看过电视里介绍挖藕,很不容易。因为夏季是赏荷佳节,秋季是听雨落荷的意境,只有冬季属于藕。寒风冷雨,挖藕人穿着七八斤重的“水鬼衣”,下到齐腰深的池塘,而且必须手脚并用,身体几乎趴在水面上,有时下巴浸在水里,摸索好一阵,才能把入泥半米深的藕挖出来,这时的藕沾满淤泥,黑乎乎的。挖藕人很辛苦,不仅要在冷水中浸泡,而且他们的指甲不能太长,因为长了会损坏藕,被划破的藕就会进去淤泥,那样吃起来就会有淤泥味儿。

    没有人仔细想过,为什么那终日浸染在淤泥里的藕只要用清水洗濯就会那般洁白,尤其是切开来,更是白皙照人。这才是真正的出淤泥而不染,这才是真正的质本洁来还洁去。

    藕都没有人在意,就更没有人在意挖藕人的辛苦了,人们只把藕当作一道菜。

    藕本身没有特殊的味道,而这恰恰暗合了“大象无形,大音无声”的道理,真正的味道就是无味,无味就是本色本真,没有修饰,没有浸染,没有干扰,没有迷惑。

    就如那些普通的挖藕人,过着平淡无奇的日子,不沾染铜臭气息;过着平凡朴实的生活,不仰慕一掷千金。他们从不会去思量位高的威风,不会奢求金玉的虚荣。他们的眼里只有朴实的劳作,他们只知道天再冷,水再寒,泥再深,也要把藕挖出来,就算自己的指甲秃秃的,也不要伤到藕。

    藕没有味道,它不需要味道,因为它根本不愿意以味道谄媚人的舌尖,更不情愿以味道夺得世人的青睐。这就是藕的味道。 (杨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