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知识窗》 > 2017年第7期 > 正文
编号:13091170
孔乙己吃的茴香豆到底是哪样?
http://www.100md.com 2017年10月8日 《知识窗》2017年第7期
     到绍兴,必去三味书屋和百草园,然后必去寻咸亨酒店,品尝孔乙己吃的茴香豆。

    大多数人知道茴香豆来自于鲁迅的小说《孔乙己》,看来教材的普及作用比任何书籍都有威力。可是,书中只介绍过这种东西,而没有解释过这种东西是由何种食材制成。可能在鲁迅家乡一提茴香豆,大家都心知肚明,而对于我这样一个千里之外的北方人来说,十分茫然。街上的茴香豆有蚕豆、青豆和黄豆三种,哪一种才是孔乙己食用的呢?若茴香豆是蚕豆制成,倒是符合“多乎哉,不多也!”之描述,孔乙己每次喝酒,都要分给孩子们每人一颗,说明他虽然穷困潦倒,但自身修养高于市井之人,蚕豆豆粒较大,一小碟没有多少,每人分给一颗后真是“不多了”。而青豆和黄豆豆粒较小,数量可观,食指和中指不能夹住,吃的时候还要有大拇指的帮助,没有长长指甲夹起的快感。看来茴香豆只能是蚕豆加工才是正宗,后人增加青豆和黄豆与之搭配,是为了丰富旅游食品的多样性。

    五元三小袋,一样一袋,每样品尝之后,我还是觉得蚕豆回味更浓烈些。厚厚的青黄色外皮颇有嚼头,里面软而不烂,五香馥郁,回味微甘。南方人偏于甜食,我觉得咸味不足,倒也可以当作零食,多食几颗,不至于口干舌燥。

    另两样茴香豆是由青豆、黄豆做成,北方人并不是如此吃法。在儿时的记忆中,它们是大年必不可少的“大菜”。穷困的日子里,大年才可以大快朵颐,大鱼大肉是期待已久的美味佳肴,对这种“大菜”无动于衷,可是家长非要分到小碟中一勺,用以冲抵对肉、鱼的频频进攻。青豆、黄豆中还要夹杂花生,而且按照家乡的习俗,花生非要去掉外边红色的果皮才能入菜。除去紧贴在花生果肉的薄皮煞费工夫,而这一活计是儿童的份例,滚烫的热水倒入盛满花生的大瓷盆,一会儿花生就被烫得浑身起皱,水温微烫便要下手,一粒粒的捏一下或两下,让花生露出白胖的身体。半盆捏下来,手指即被泡得发白起皱,越来越疼,后半盆简直就如上了刑罚一般。白花生越来越多,红红的外皮遮住了许多未曾加工的红花生,这时,好心的家长便说:“行了!出去玩吧!”便如释重负,两手已伤痕累累,因此,幸福的大年很难忘却捏花生皮的痛苦。現代医学证实,花生皮具有止血、散瘀、消肿等功效,我对为何去除花生皮一直纳罕。是不是为了装盘的美观呢?心里就这么一直疑惑着。

    丰盛的午饭选在闻名的咸亨酒店,我要了几袋五香豆干、一份臭豆腐、一盘梅菜肉、一条熏鱼,品着青花瓶装的花雕酒,再来碗北方人爱吃的面条,有荤有素、有吃有喝,我们不是鲁迅所写的“短衣帮”吧?看窗外,几艘小小的乌篷船穿行于窄窄的河道,见识着古老鲁镇今日的繁华。

    我上网查询后得知,茴香豆煮熟、煮透方能食用,也并不是人人皆宜,胃气弱者不宜多食,过敏体质者还有可能得上“蚕豆病”。青豆和黄豆倒是百无禁忌,混入茴香豆类别里,为自己增加了几分斑斓色彩。 (邵云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