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知识窗》 > 2017年第9期 > 正文
编号:13083586
一年怎样读完332本书
http://www.100md.com 2017年10月8日 《知识窗》2017年第9期
     他,一年借了332本书,近乎每天借一本书。

    他,在豆瓣上标记过的已读书目有1170本,1920本书想读,10本书正在读。

    他,借阅的图书涵盖D(政治)、I(文学)、J(艺术)和K(历史、地理)等多个领域。

    他,就是同学们眼中的“阅读达人”——复旦大学历史学系硕士三年级学生李煜东,他以年借书量332本的记录,获得今年复旦大学“阅读达人”的称号。

    身为“阅读达人”, 数年阅读的累积,在李煜东的周边氤氲着一种独特的氛围,散发着属于自己独一无二的气质,这或许就是人们常说的“腹有诗书气自华”吧!

    所谓“达人”,总会有些与众不同的所在,比如李煜东是个不一样的小说迷。李煜东喜欢读小说,尤其钟爱推理小说,因为推理小说依靠证据(史料)收集和逻辑推演,试图合理阐明某个谜团,这些都与他从事的历史研究非常相似。至于学术书,他会先看章节、框架结构,再读导论、综述,大概判断出这本书的质量,然后进行有选择性的阅读。即便书的内容很普通,但只要和他的研究方向密切相关,他就会通读全书。其实,每一位研究者都有自己擅长处理的史料,面对不擅长、不敏感的方面,只能花费更多的精力来研读,所以多查一些相关资料和研究著作是必需的。因此,李煜东读书并不仅仅局限于专业书籍。买书、读书是他的最大爱好,通过大量而广泛的阅读,他不仅开阔了视野,而且对历史研究的更多侧面产生了兴趣。

    比如李煜东会参加不一样的读书会。《资治通鉴》相当难读,在读这套书时,李煜东所在的读书小组会以《资治通鉴》作为基础史料,从《魏书》、墓志等其他史料里寻找相关材料,对应着读《资治通鉴》,接着提炼出其中的一些问题,再研读目前学术界对这个问题的研究情况。有可能的话,他们还会邀请相关研究的同学、老师做进一步讨论,这是李煜东参与的读书小组通常采取的模式之一,这种形式其实是严格的学术训练。在李煜东看来,读书重在读心,人与人思考的角度也不同,简单化的碎片阅读只会忽略很多细节,产生误区。

    比如李煜东会体验不一样的阅读感受。尽管有Kindle,可年轻的李煜东还是不大接受电子书,手机、网络阅读也只占他生活里的一小部分。他认为,读书重要的是一种感觉,长时间看电子书,除了会感到眼睛疲惫之外,還会缺少触摸纸质书的真实感,不便于自己圈点勾画,也不便于前后翻阅做笔记。对于当今流行的“碎片化阅读”,李煜东更侧重于用碎片化的时间来读书。在读一些重要的作品时,他习惯在读完之后做些读书笔记。对于自己很喜欢或是比较难啃的书,他会在每一章后面写一个小总结,记录这章的主要内容。有时候读到不太满意的书籍时,比如存在论证不严谨的问题,他也会写文章批判一下。

    这就是“阅读达人” 李煜东的完美读书生活。象牙塔里生活的单调、历史专业的枯燥,在李煜东这里仿佛都已消散,他善于读书,而不读死书,每天保持四五个小时的阅读时间。或许我们无法像李煜东一样,近乎一天读一本书,但我们至少可以静下心,让自己全身心地投入到书香之中,去感受书籍的魅力,回报的将是一个全新的你,这是毋庸置疑的。 (肖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