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知识窗》 > 2018年第1期 > 正文
编号:13250224
因祸得福的比萨斜塔
http://www.100md.com 2018年1月1日 《知识窗》2018年第1期
     比萨这座城市,很大程度上是因为斜塔而为人所知的。对,就是伽利略做铁球实验的地方——比萨斜塔。它由著名建筑师诺·皮萨诺主持修建于1173年8月。可谁能想到,就是从这个日子开始,建筑师和建筑工人們与这座塔,展开了马拉松式的持久战。

    设计师原本设计的塔高为100米,如今人们看到的高度,是从地面到塔顶的55米。因为在建到第四层时,塔身莫名其妙地倾斜了,导致工程不得不暂停。

    这不是塔身第一次倾斜,实际上,在初建第二年,皮萨诺便第一次发现了塔身的倾斜现象,并了解到建塔的位置处于古代海岸边缘,土壤为松软的沙土和黏土,再往下一层的土壤是潜水层。所以,当塔身倾斜的时候就不能再建了,否则地基会不稳,建得越高越有倒塌的危险。建筑师不得不选择停工,不是因为束手无策,而是在等待地基变得稳定。事实上,等待非常有效地解决了一些问题。

    经过漫长的等待,直到1231年,工程才得以继续。为了修正塔身倾斜,建造者们刻意将上层塔建成反方向倾斜,以期掰正偏离的重心。而在建塔进展到第七层时,塔由“青壮年”已经变成了“暮年老人”,塔身不再是笔直的直线型,而是变成了驼背的“凹”型,原来向北偏的塔身由于纠正过度,彻底朝南偏了。

    无奈,工程只得再次暂停,而这次停工长达一个世纪。停工期间,几位学者对塔的倾斜度进行了测量,和上次测量相比,塔身倾斜度竟然只增加了5厘米。这期间,人们并没有对斜塔进行刻意维修。这个结果使大家感到兴奋,终于在1360年,停滞近一个世纪的马拉松工程,开始向完工阶段冲刺。至1372年,比萨斜塔终于封顶大吉。

    但这并不代表塔不再倾斜,实际上,比萨斜塔在竣工后的几个世纪里,一直处于倾斜状态,但其倾斜的过程很缓慢,斜塔地基和脚下的土壤在漫长的磨合期里“握手言和”,达到了一定程度的平衡。

    然而,很多研究者并不甘心,就像生活中我们看到某个物体倒了,总想着把它扶正一样,他们想尽一切办法来纠正斜塔的“斜”,这让关心斜塔命运的比萨人十分担心,这个世界著名的建筑可是他们的骄傲。所以,对那些想时刻对比萨斜塔下手的研究者,比萨人民相当反感。

    1838年的一次勘探工程,不但没有寻得让塔“纠正”的办法,反而在挖掘时引起地下水涌入,斜塔加剧倾斜度至20厘米,而此前两百多年的倾斜度总和也不过5厘米。

    勘探工程被当即叫停,但斜塔的加速倾斜并未停止,几年后,比萨斜塔终于又与脚下的土壤再次“握手言和”,倾斜度下降到每年0.1厘米的缓速,但这并不代表它停止倾斜。到20世纪90年代,比萨斜塔一度濒于倒塌。

    1990年,意大利政府关闭了比萨斜塔,向全球征集解决方案。最终,一位建筑师提出的一个看似简单的笨办法,解决了这个问题。

    这个方法是在倾斜的反方向地基下面掏土,让地基沉降,使重心后移,以减小倾斜幅度。最终,在2001年,比萨斜塔的倾斜度重新回到安全范围,关闭了近十年的比萨斜塔又得以开放。

    从诞生开始,比萨斜塔就开启了它折腾的命运,也因祸得福成为世界建筑的奇观,若从一开始它便笔直如松,怕也就没有成名的福分了。 (南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