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知识窗》 > 2019年第9期
编号:13448264
录取通知书里隐藏的情怀
http://www.100md.com 2019年9月1日 《知识窗》 2019年第9期
     高考分数出来后,就到了各大高校的录取时间,一些高校的录取通知书因别具一格的设计频频上热搜,成了名副其实的“网红”。录取通知书是大学给学子们的第一印象,是高校用足了心思精心设计的,不仅颜值爆表、文艺范儿十足,还蕴含着浓浓的温情和期许。

    清华大学在今年的录取通知书中,夹着一份3D清华校门纸雕工艺品。“当你在盛夏八月穿过这座‘二校门’,一个全新的世界将在你面前徐徐铺开……”翻开通知书,一个立体版的校门随即出现。这是清华大学美术学院管玉磊负责的团队设计研发的,历时半年,实验了上百次,经过激光雕刻、裁剪、拼插组装等步骤,才终于有了这份礼物。之所以选择将清华大学的标志性建筑“二校门”加入通知书中,一方面是因为“二校门”见证了学校百余年的历史,另一方面是通过这种形式向新生传递“二校门”所代表的庄严与厚重,同时也传达出清华学子的灵感与智慧,这对新生来说非常有意义。

    “揽钟山紫气,北拥扬子银涛……”今年,東南大学把校歌装进了录取通知书中,打开通知书,气势恢宏的校歌便会在耳畔响起。东南大学有一个传统,每次大型会议都会集体唱校歌。对东南大学的学子来说,校歌是一张名片,也是精神寄托。利用一个小小的光敏音乐芯片,把校歌放进录取通知书,能够让新生更多维地感受到东南大学的人文精神。
, 百拇医药
    为了将这份新生见面礼制作得更有仪式感,自2007年起,陕西师范大学就在每年新生开学前特邀学校的老教授、退休教师和校友代表等,用传统书法一笔一笔地完成约4500份录取通知书,而其中年龄最大的老教授已经85岁了。坚持为每一位新生送上一缕缕墨香,感受中华文化的无声浸润,这一传统在陕西师范大学已默默走过了13年。

    同样坚持中华博大精深传统的高校还有北京工业大学,它的每一份录取通知书都使用了我国古老的活字印刷技术,“印刻于纸,铭记于心”。这一张张包含了十余道复杂手工工序的通知书,每一道精细的纹理,每一条深深的印痕,都体现了“字有深度,心有重量”。这份诚意满满的礼物,既有对莘莘学子的诚挚祝贺,又有望学子们能以工匠精神传承北京工业大学文化的殷切期盼。

    浙江农林大学今年的录取通知书以毛竹为原材料,运用学校自主研发的刨切微薄竹技术制作并印刷而成,这一技术曾获得国家技术发明奖。竹子在古代就被用来记录和传承历史,用竹子制作通知书,有着丰富的历史文化内涵,也能原汁原味地展现出农林特色。同时,通知书还做了防腐处理,可以永久保存,值得一生珍藏。

    “亲爱的同学,你好呀!我是全国首个高校智能新闻主播海小棠,恭喜你成为天津大学的一员!准备好度过四年难忘的大学时光了吗?加油吧!”扫一扫录取通知书上的北洋大学堂的图案,手机屏幕马上会出现全国首个高校智能新闻主播“海小棠”的3D卡通影像和声音,她彬彬有礼地自我介绍,热情洋溢地欢迎新生开启大学生活,这是天津大学今年科技感十足的“天大惊喜”——全国首批采用AR技术的大学录取通知书。

    录取通知书承载着学校的育人理念、治学特色和悠久历史,是大学展现独特校园文化的开始。激光雕刻,以歌传情;毛笔手写,雕版印刷;就地取材,创新科技……“走心”的设计融入高校精神,也为新生们上了生动的入学第一课。, 百拇医药(姜常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