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知识窗》 > 2019年第11期
编号:13443027
看上去没有实际意义的努力
http://www.100md.com 2019年11月1日 《知识窗》 2019年第11期
     世界上,每时每刻的努力都是有意义的,任何一点一滴的努力都不会白费,哪怕看上去这一点或一滴的努力没有什么直接效果。

    一根像筷子一样粗的小树苗,长成像人的腰围那样粗的大树需要一百年。毫无疑问,在这一百年里的每一天,它都在成长,但一棵树每天能长粗多少,我们用肉眼是无法看出来的,甚至就连世界上最精准的仪器也无法测量出来。它每一天的成长都是没有迹象的,但是在经历成百上千、成千上万天的没有迹象的成长过后,它们产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在《百家讲坛》上,以品三国而扬名天下的知名学者易中天曾经说过这样一则故事:他从6岁开始听《三国演义》,从8岁开始读《三国演义》,到了15岁的时候,他对《三国演义》中的每个细节都已经了如指掌,和同学们在一起,他是最懂《三国演义》的那一个。但哪怕如此,易中天依旧每天捧着《三国演义》认真读。直到后来,他在乌鲁木齐钢铁公司子弟中学当老师了,还是一有时间就读《三国演义》。当时,很多老师和学生这样问他:“易老师,你已经那么熟悉《三国演义》了,为什么还要每天读它呢?这样每天读又有什么意义呢?”

    易中天是這样回答的:“读一遍叫‘浅知’,读两遍叫‘稍懂’,读三遍叫‘熟读’,读四遍叫‘略通’,读五遍叫‘精通’,读六遍叫‘专通’,读十遍以上就不再分‘人’和‘书’,我就是三国,三国就是我。”正因如此,易中天才拥有了站在《百家讲坛》上品三国的实力和才华。登上《百家讲坛》开讲后,他还是每天都在读《三国演义》。

    事实上,易中天15岁就熟读《三国演义》,这已经算是非常了不起了,但易中天并没有因此而停止读书,他每天都在读,每天都在进步,尽管这种进步是微小的,是旁人用眼睛无法看出来的。我们想象一下,如果他在15岁之后就止步不前了,虽然他在普通百姓中算是一个比较懂三国的人,但他一定不具备登上《百家讲坛》对全世界华人品三国的实力。正是在长期的一天天看上去没有实际意义的坚持和努力下,让他成了如今的易中天。

    认为付出这一份努力没有意义的人,也一定不会重视另一份努力;认为虚度这一寸光阴无所谓的人,也一定不会重视另一寸光阴。现实世界中,没有任何一份努力是白费的,也没有任何一寸光阴的虚度是无所谓的。, http://www.100md.com(李克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