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环境与职业医学》 > 2007年第3期
编号:11478834
在体微透析观察大鼠急性一氧化碳中毒后纹状体多巴胺及其代谢产物的变化(2)
http://www.100md.com 2007年8月17日 关 里 赵金垣 温 韬 张雁林
第1页

    参见附件(348KB,4页)。

     1.2 实验方法

    1.2.1 动物分组 大鼠随机分为对照组和CO中毒组,每组10只。参照王耀宏等人建立的方法[7]制备CO急性中毒迟发性脑病模型,CO中毒组首次经腹腔注射纯品CO气体,首次剂量120 ml/kg,然后每隔4 h追加注射一次,共作3次维持剂量为60 ml/kg的注射,对照组按同样方法和剂量注射空气。

    1.2.2 血HbCO浓度测定 采用改良的双波长HbCO定量法测定[8]大鼠血HbCO的浓度,包括首次染毒后24 h内连续26次监测,及染毒后第10天大鼠血HbCO浓度监测。取大鼠尾静脉血0.1 ml,加0.4 mol/L氢氧化铵20 ml,混匀加20 mg低压硫酸钠再混匀;10 min内于535 nm及575 nm波长下测定光密度(D535,D575),按照下列公式计算 HbCO含量:HbCO(%)=[(2.44×D535/D575)-2.68]×100%。

    1.2.3 在体微透析实验方法 麻醉SD大鼠(戊巴比妥钠400 mg/kg,ip.),将头部脱毛的大鼠固定在立体定位仪上,暴露头骨,确定前卤位置,并将CMA/12探针套管对准此点,按立体定位仪座标:AP 0.6 mm,ML 2.5 mm,DV 7 mm[9]值定位,使CMA/12探针套管缓慢降至所需深度。用外科水泥固定套管,手术后局部用青霉素抗感染,18~24 h后进行微透析实验。透析时拔除套管,进入探针,探针进口管连接CMA/100微透析泵,以1.5 μl/min速度灌流,灌流液成分:NaCl 147.0 mmol/L,KCl 4.0 mmol/L,MgCl2 1.0 mmol/L,CaCl2 2.20 mmol/L,Na2HPO4 0.45 mmol/L,pH 7.4,出口管连接HoneyCombTM低温收集器,每30 min收集1管样品,加入5 μl抗氧化剂(高氯酸溶液0.4 mol/L)后立即用高效液相色谱仪检测。

    1.3 统计方法

    采用SPSS 11.0软件进行统计分析,实验组与对照组检测结果比较用配对t检验和单因素方差分析。

    2 实验结果

    2.1 染毒后血HbCO浓度变化(图1)

    CO中毒组于首次腹腔注射后15 min血HbCO浓度明显升高,1~2 h达高峰,4~6 h后呈现衰减趋势,间隔注射CO后,血HbCO浓度可维持在55 %以上达15 h;对照组血HbCO浓度在监测时间内保持在2%~5%。

    2.2 染毒后11 h内脑纹状体DA及其代谢产物水平(图2)

    与对照组比较,末次CO染毒后,CO中毒组纹状体DA水平升高,其代谢产物DOPAC、HVA等水平均显著下降,见图2A,图2B,图2C。尤其在末次染毒后的4 h,纹状体DA水平较对照组升高约40%,代谢产物DOPAC降低约40%,HAV降低约35 %(P

    [ 上 页 ] [ 下 页 ]

您现在查看是摘要介绍页,详见PDF附件(348KB,4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