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茶·健康天地》 > 2012年第1期
编号:12143712
流传百年的经典小吃——鸭油蒸臭豆腐/酒之诗词——《鹊踏枝》
http://www.100md.com 2012年1月1日 《饮食与健康·下旬刊》 2012年第1期
     流传百年的经典小吃——鸭油蒸臭豆腐

    文/海 涛

    小吃风味

    臭豆腐,我国南北各个地方都有,而且有许多还享有盛名。但是云南的臭豆腐不同于我们一般见到的灰绿色,而是淡黄,并且在表面还有一层毛毛,味道极臭。而鸭油,则有股腥味。

    然而,鸭油和臭豆腐这一“混合”,却做出了风味独特、鲜香浓郁的鸭油臭豆腐,并且成为云南民间最受欢迎的风味小吃之一。

    后来,有云南人带着鸭油臭豆腐“移民”上海,从此就在上海扎下了根,并且受到上海人的格外优待。

    来历传说

    据说,这臭豆腐(又叫毛豆腐),起源于元朝末年,是明朝皇帝朱元璋发明的。

    相传,朱元璋小时候给地主放牛。因为得罪了地主,就被赶走了,在一个破庙里住,以乞讨为生。

    因为年纪小,朱元璋得到同样为地主做苦力的长工的帮助,这些人经常从地主家给朱元璋弄点剩饭菜让他充饥。

    有一次,朱元璋和其他小乞丐出去玩,好几天才能回来。可是他没有告诉长工,长工依然把偷来的食物给他藏在破庙里的稻草下。

    几天后,朱元璋回来了,就去稻草下面翻吃的。几天前长工放的鲜豆腐已经发霉,长毛了。

    朱元璋舍不得丢掉,就去偷了点油,煎着吃了,结果发现味道很香。

    朱元璋做了皇帝后,整天吃山珍海味吃腻了,就想起了“毛豆腐”。于是就专门做了点鲜豆腐,用稻草盖上,等它发霉、长毛,然后煎着吃。

    时间一长,“毛豆腐”就传到了民间,成了名小吃。

    制作工艺

    原料:臭豆腐、鸭油、熟辣椒面、精盐、红油。

    把臭豆腐切块,放在碗里,然后撒辣椒面、盐,浇鸭油,放到笼屉里,上火蒸熟,取出来,淋红油,搅拌均匀,就可以了。

    酒之诗词——《鹊踏枝》

    梅落繁枝千万片,犹自多情,学雪随风转。昨夜笙歌容易散,酒醒添得愁无限。

    楼上春山寒四面,过尽征鸿,暮景烟深浅,一晌凭栏人不见,鲛绡掩泪思量遍。

    擅长感情境界营造的冯延巳,在这阕《鹊踏枝》里亦是。

    词开头“梅落繁枝千万片”写落英缤纷的画面,花离枝,飘散在风中,冯延巳在此一方面写景,另一方面则寓有生命殒落的比喻。“犹自多情,学雪随风转”则将花拟人化,花亦有情感,学雪花飘零般地随风转。

    描写景物之后,词人转回自身的描写。“昨夜笙歌容易散”,呼应了易落的繁花。“酒醒添得愁无限”则道出词人在酒醒之后,深感内心愁绪的波涛汹涌,掏扰人心。

    下片则又先回到景物的描摹,“楼上春山寒四面”,接着“过尽征鸿,暮景烟深浅”才又回到内心情感的铺陈,由白天酒醒至日暮,足见词人在楼上凝望已久,想必内心的怅惘亦深。冯延巳在此寓情于景,也以景再度回应内心深处的感受。

    词末“一晌凭栏人不见,鲛绡掩泪思量遍”,方知原来词人倚着栏杆如此之久,是因为想念某人,使得内心怅惘而无心他事。末句则因思念流下眼泪,亦可见其思念之深。由这阕词即可知,冯延巳精心于整个情景氛围的营造,即在为其内心情感抒发所铺陈,足见其词十分注重对感情世界的建造。, 百拇医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