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养生保健指南》 > 2011年第1期
编号:12171686
洪昭光“减压”3建议/老人要怎样对付“恐病症”
http://www.100md.com 2011年1月1日 《养生保健指南》 2011年第1期
     洪昭光“减压”3建议

    文/王旖含

    “为了让自己忘掉压力,我回到家里就睡觉,睡醒了就大哭,哭累了再睡,睡醒了再哭……然后就和妻子出去喝喝咖啡,像什么事都没发生一样,不去看报纸也不去看电视,我的生活依旧很美好!”已年过七旬的麦凯恩在竞选美国总统失败后坦然地向媒体说出了自己的真实状态。

    北京回龙观医院心理医生武雅学说,麦凯恩选择回家后睡觉、哭泣、再睡觉、再哭泣这样的泄压方式在心理学上是一种“退行”,即退回到比自己年龄小的状态,这是一种人体自我的心理防御机制,让本来很大的心理压力,通过“回归”得以保护,避免了进一步的伤害。

    被称为“政坛不倒翁”的英国前首相丘吉尔所承受的压力也是多于常人的,丘吉尔释放压力也有着自己特殊的方式,他每天都会用300块砖砌墙,砌好了再推倒,第二天依旧如此重复,将推倒的墙重新再砌好,通过这一砌一推让一天的压力有了出口。因此武雅学医生建议,每个人都要找到一个适合自己的解压方式,才不至于让压力在心中积蓄。
, 百拇医药
    而洪昭光教授在最近的“关注心脑血管健康倡导健康生活方式”的报告会上也对麦凯恩的减压法表示赞同,但他从中看到的却是麦凯恩豁达的心境,“只有一个拥有着博大胸怀,对人生充满感悟的人才能在面对如此压力时表现得大度、豁达”。

    “人生总是充满不同的压力,每个人都可能面临各不相同的障碍,只有人的心境达到了真正的‘三放’——放下、放松、放开,就如同现在的麦凯恩一样,才是拥有了面对任何压力都轻松自如应对的法宝。”

    现代人们总是高喊着“压力大啊,压力大”,殊不知,在真正该放松心态时,有几个人能够如此豁达,放下心中该放下的,像婴儿一样没有私心杂念;该放松时就放松,不要身体放松,心里的弦却始终紧绷;放开心胸,学学婴儿松弛身上的每块肌肉和每根神经,这当然也包括大脑。让自己真正学会在成功时享受喜悦,在失败时享受生活,像麦凯恩一样也出去喝喝咖啡,像什么都没发生一样。

    老人要怎样对付“恐病症”
, 百拇医药
    北京老年医院精神心理科 温汉典

    “恐病症”是当看到别人生病、致残或死亡后而怀疑自己也身患某病,虽已到医院检查又未发现异常,但却整天忧心忡忡,坐立不安,食不甘味,惶惶然而不可终日的一种临床综合征。要对付“恐病症”,可从以下几方面着手。

    情绪乐观:临床实践证明,乐观的情绪可以使人的生理机能(尤其是免疫机能和内分泌机能)处于最佳状态,增强机体抵抗力,协调机体反应性,有利于预防疾病;一旦真的不幸患上疾病,也比较容易治愈。故“恐病症”患者应摒弃恐病心理,培养豁达、乐观的情绪,不疑病,不恐病,首先从精神和心理上拒疾病于千里之外。

    心理防御:不良的精神心理状态是“恐病症”产生的心理基础。心理状态正常者不疑病,不恐病,生了病也不害怕;而心理状态不正常者则无病疑“病”,小病疑“大病”,大病疑“绝症”,处处从坏处着想,成为疾病的奴隶。由此可见,心理调节非常重要,它相当于一堵“防火墙”,可使人免于“恐病症”的侵袭。

    相信医生:关于自己有病还是无病,小病还是大病,大病还是绝症,最有权威的无疑是医生。故“恐病症”患者一旦怀疑自己有病,切不可盲目“自我诊断”、“自我药疗”;不可自作聪明地找科普报刊甚至医学专业书籍“自我印证”——因为未经过医学专业训练的患者无法驾御复杂的医学专业知识;也不可求神问卦。而应该找信得过的医生,由医生帮你解决难题。

    正确对待:人终会有患病的时候。如无患病,“恐病症”消除固然可喜可贺,但如经医生检查确实是患有某种疾病,那患者则应该面对现实,不逃避、不讳医、勇敢面对。“在战略上藐视疾病,在战术上重视疾病”,积极配合医生的治疗,把疾病治愈。这时,患者切勿以对付“恐病症”那套方法来对付真正的疾病,以免耽误病情,影响身体健康甚至危及生命。, 百拇医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