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养生保健指南》 > 2016年第1期
编号:12775249
单相抑郁与双相抑郁的鉴别
http://www.100md.com 2016年1月1日 养生保健指南 2016年第1期
     【摘要】 以抑郁发作为首发症状的患者临床上容易误诊,若诊断为单相抑郁,通常应予抗抑郁剂;但若为双相抑郁,标准治疗应是心境稳定剂,不恰当地使用抗抑郁剂容易导致由抑郁转为躁狂相而使病情恶化。因此,早期鉴别单相抑郁和双相抑郁很重要。

    【关键词】 单相抑郁;双相抑郁;躁狂

    单相抑郁是以明显而持久的心境低落为主的一种精神障碍,而双相障碍是以情绪高涨与情绪低落交替发生为特点的一种精神障碍。两种疾病是否属于同源性疾病,或者是独立诊断的疾病,目前尚无定论。双相抑郁容易被误诊为单相抑郁[1],原因是双相障碍患者以抑郁发作起病者明显多于以躁狂发作起病者,且在抑郁发作前轻躁狂发作往往持续时间短,症状严重程度轻,对社会功能影响较小,与正常境遇性心境变化难以鉴别。而单独使用抗抑郁剂治疗双相抑郁会增加转为躁狂发作或快速循环发作的风险[2],使患者病情变得更为复杂,因此早期识别双相障碍抑郁发作具有重大的临床意义。

    1 发病年龄

    双相抑郁的发病年龄早于单相抑郁,首次发作常常在青春期或成年早期,发病高峰年龄在15-19岁。双相障碍发病年龄越早,以抑郁障碍首发的可能性越大[3]。

    2.临床特征

    抑郁患者如果伴有显著的心境不稳,常常预示双相障碍,其对双相障碍诊断的特异性很高[4]。抑郁发作的躯体症状有食欲亢进、体重增加、睡眠过多等,其中,睡眠过多对双相Ⅱ型障碍的预测价值较高[5]。若抑郁发作发病急骤、频繁发作、缓解较快,往往提示为双相抑郁[6]。

    研究显示,单相抑郁的遗传率高于双相抑郁。双相抑郁的住院及起病年龄早于单相抑郁[2]。从患者的发病诱因分析,单相抑郁患者病前诱因明显高于双相抑郁患者。双相抑郁患者伴有精神病性症状多见,是双相抑郁治疗效果差的原因之一。从临床特征及治疗效果上看,李一云等认为单相抑郁多伴有焦虑,自杀行为,双相抑郁以精神运动性迟滞、精神病性症状突出,单相抑郁治疗效果优于双相抑郁[7]。研究提示,抑郁发作时单、双相抑郁患者抑郁症状无显著差别,而单相抑郁患者更容易出现疑病观念及癔病症状[8]。双相抑郁患者在使用抗抑郁剂治疗后的转相率显著高于单相[6]。

    3 个性特征

    研究显示[2],内向性格的患者更易患单相抑郁,而外向性格的患者更易患双相障碍。单相抑郁患者容易有焦虑症状和强迫症状,双相患者躯体问题更多见。从行为类型来说,双相障碍病人的A型行为者明显多于单相抑郁,而B型行为显著少于单相抑郁,这种差异有非常显著性[9]。另外,双相障碍患者中边缘性人格障碍的共患率较单相患者高8倍[5]。

    4 睡眠特征

    睡眠障碍包括入睡困难、多梦、早醒、睡眠感缺乏等。国内外学者均认为早醒是抑郁症的特异性睡眠障碍的标志。临床研究发现,双相抑郁患者的睡眠障碍与单相抑郁相似,而且双相抑郁患者可能有更多的早醒、更大的REM睡眠密度。单相抑郁发作患者的深睡眠更少[10]。睡眠减少是双相抑郁患者的诊断标准之一,在不同心理疾病的诊断中有重要临床意义。有研究用多导睡眠监测显示[11],单相抑郁患者睡眠效率下降、觉醒次数增加、觉醒时间增多、S1睡眠时间及百分比增加、S2睡眠百分比增加、S3睡眠时间及百分比减少、REM睡眠潜伏期延长,存在睡眠进程和睡眠结构的改变。然而,双相抑郁患者总睡眠时间偏少、觉醒次数偏多、觉醒时间偏长、S1和S2睡眠百分比增加、S3睡眠百分比减少,与文献报道相一致。

    5 磁共振影像鉴别

    6 治疗

    单相抑郁和双相抑郁的治疗也存在很大差别[2],单相抑郁应用抗抑郁药有效,双相抑郁是否应用抗抑郁剂尚存在争议,有些患者应用抗抑郁剂无效。相比而言,双相抑郁的治疗要困难很多,目前循证医学的证据还不充分,多种药物联合使用是可行的治疗方案[2]。

    【参考文献】

    [1]蔡焯基,蒋锋. 双相情感障碍诊疗中应关注的几个临床问题 [J]. 中华精神科杂志, 2004,37(2):65-67.

    [2]杨光,李春阳,陈超,张文娟. 单相抑郁与双相抑郁患者的临床特征比较 [J]. 中国民康医学, 2012,24(17).

    [3]Akiskal HS, Walker P, Puzantian VR, et al. Bipolar outcome in the course of depressive illness. Phenomenologic, familial, and pharmacologic predictors [J]. Journal of affective disorders, 1983, 5(2):

    115-128.

    [4]Akiskal HS, Maser JD, Zeller PJ, et al. Switching from 'unipolar' to bipolar ii. An 11-year prospective study of clinical and temperamental predictors in 559 patients [J]. Archives of general psychiatry, 1995,52(2):114-123.

    [5]Benazzi F. Borderline personality disorder and bipolar ii disorder in private practice depressed outpatients [J]. Comprehensive psychiatry, 2000,41(2):106-110.

    [6]Bowden CL. Strategies to reduce misdiagnosis of bipolar depression [J]. Psychiatric services, 2001,52(1):51-55.

    [7]高媛君. 单相抑郁与双相抑郁的临床特征对照分析 [J]. 医学信息, 2007,20(4).

    [8]冯流芳,贾艳滨,徐贵云,李淑仪,赵国香,宁静. 青壮年单相抑郁与双相抑郁患者mmpi-2的对照研究 [J]. 广东医学, 2012,33(15).

    [9]邢葆平,金卫东,陈炯,唐贤祥. 双相与单相抑郁个性特征meta分析 [J]. 中国行为医学科学, 2005,14(11):1010.

    [10]黎柱培,梁燕珍,吴傲文,林明栓,郑铭珍. 单相与双相障碍抑郁发作患者睡眠特征研究 [J]. 临床心身疾病杂志, 2013,19(3):254-259.

    [11]张磊,马燕桃,朱玥,张卫华,司天梅,于欣. 单相和双相抑郁障碍患者睡眠特征及其认知功能相关性研究 [J]. 中华精神科杂志, 2013,46(5):281-284., 百拇医药(王新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