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药学版 > 药品研究 > 药物不良反应 > 药物安全 > 抗生素专题
编号:12685630
抗生素相关性腹泻及其防治
http://www.100md.com 2013年8月1日 农村百事通·健康一点通 2013年第8期
     抗生素相关性腹泻是指应用抗生素不当或不合理滥用所致的一种肠道疾病,称为抗生素相关性腹泻或肠炎。此病分两种类型:轻型的称菌株失调性腹泻,重型的称伪膜性肠炎(以下称PMC)。这两种类型实际上是同一种疾病的不同发展阶段。

    伪(假)膜性肠炎:是一种发生于结肠黏膜的急性渗出性、坏死性炎症,多发生于应用广谱抗生素的老年人及免疫功能低下者。由于广谱抗菌药广泛地抑制肠道正常菌群而引起菌群失调,某些条件治病菌如难辨梭状芽孢杆菌等过度繁殖,引起肠道双重感染,并产生大量内外毒素,便肠道和全身呈严重中毒反应,死亡率很高。临床表现为:早期有轻重不等的腹泻,常伴有腹部绞痛,少数病例有腹部压痛、反跳痛及白细胞增多。老年体弱和重症患者可有大量水样便或黏液和血样便,少数可排出斑块状假膜。可发热38~40℃,电解质失衡和循环衰竭,还有少数患者可出现肠穿孔。目前应用的许多抗生素都能引起PMC,其中发生率最高的应属林克霉素、氯林可霉素(克林霉素)、约占20%。青霉素类诱发PMC的比例很高。口服氨苄青霉素一周,约11%的患者发生腹泻。头孢菌素类引起腹泻也多见,尤以第二、第三代头孢菌素为甚。头孢哌酮所致PMC的发生率较高,与其主要从胆管排出有关。四环素类也可导致难辨梭菌性PMC。喹诺酮类、大环内酯类长时间、大剂量使用均可导致肠道菌群失调,引起PMC。愈是广谱抗菌药,引起腹泻的概率愈大。这些药物无论口服或注射都可引起本病。本病治疗时间较长(平均30天),如果不及时认识和治疗,则预后较差,死亡率达15%~24%。

    不合理或滥用抗生素,尤其是不合理或滥用广谱抗生素,是导致本病的主要原因。因此,使用抗菌药物时,必须根据感染程度及药物不良反应,结合使用抗菌药的特点,合理使用,严格控制适应证,注意观察病的情况,遇有不明原因的腹泻或腹泻加重,应及时停用原抗菌药物,并及时去医院就诊。

    (北京佑安医院 副主任药师 李锡岩), http://www.100md.com


    参见:首页 > 药学版 > 药品研究 > 药物不良反应 > 药物安全 > 抗生素专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