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云南中医中药杂志》 > 2010年第4期
编号:11894400
小针刀配合手法治疗肩周炎84例
http://www.100md.com 2010年4月1日 《云南中医中药杂志》 2010年第4期
     关键词:肩周炎;臂丛麻醉;小针刀;手法

    中图分类号:R245.31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7—2349(2010)04—0041—01

    肩周炎祖国医学称“漏肩风”、“冻结肩”、“五十肩”等,是一种临床常见多发病。以肩周疼痛、肩关节功能广泛受限为主要临床表现。笔者近20年来运用针灸、小针刀等方法治愈了大量肩周炎患者。经过临床观察,笔者认为臂丛麻醉下小针刀松解配合手法是肩周炎更为理想的一种治疗方法,现将近2年运用本法治疗的84例患者介绍如下。

    1 临床资料

    1.1 一般资料本组患者84例均来自本院门诊,其中男35例,女49例;年龄最小42岁,最大67岁;病程最短3个月,最长2年半;5例曾有肩部损伤史,12例患者治疗前1个月曾接受过其它方法治疗。

    1.2 诊断标准参照国家中医药管理局1994年颁布《中医病证诊断疗效标准》①多发于50岁左右中老年人,女性偏多;②肩部疼痛,呈渐进性。肩周有广泛压痛,尤以喙突处、肩峰下、冈上肌、冈下肌、小圆肌抵止端压痛明显;③患肩关节活动明显受限,尤以前屈、外展、内旋、外旋障碍明显,日常生活如洗脸、梳头、穿衣、系腰带等困难;④诊断明确,年龄40~70岁,病程在3个月以上且1个月内未接受过其它方法治疗的患者纳人本组观察样本。

    1.3 排除标准①肩关节骨折脱位、结核、肿瘤;②严重骨质疏松;③严重心肺功能不全;④糖尿病空腹血糖>10mmol/L。

    2 治疗方法

    2.1 小针刀松解①定点:在喙突处、肩峰下、冈上肌、冈下肌、小圆肌抵止端及肩周其它部位压痛点用紫药水标记;②麻醉:由麻醉科医师操作。在患侧锁骨上方臂丛处注入2%利多卡因注射10mL,观察30min,测试肩部及上臂外侧痛觉反应是否消失;③消毒:患者取端坐位,充分暴露患侧肩部,手平放腿上或治疗床上,皮肤常规消毒;④针刀操作:在喙突处、肩峰下、冈上肌、冈下肌、小圆肌抵止端作切开剥离,在肩峰下滑囊作通透剥离,肩周其它部位压痛点作疏通剥离。术毕用创可贴封闭针眼3d。

    2.2 手法治疗针刀手术结束后,让患者去枕仰卧治疗床上,医者站于患侧,嘱患者充分放松,医者一手握住患者肘关节,另一手握住腕关节,双手协同用力使患肢前屈、内收、外展上举,然后让患者坐立,医者牵拉患手做后伸摸背,每个动作应尽量达到最大功能位,当操作时听到“卡嚓”声或撕裂声,提示粘连已被松解。术后24h嘱患者每日进行功能锻炼。

    3 疗效标准与治疗结果

    3.1 疗效标准 治愈:疼痛完全消失,关节功能基本恢复正常(肩关节前屈、外展上举均>150,摸背中指可达对侧肩胛下角以上)。显效:疼痛基本消失,关节功能明显改善(肩关节前屈、外展上举均>90,摸背中指可达k棘突以上)。无效:疼痛及肩关节功能无明显改善。

    3.2 治疗结果84例患者均经1次治疗后15 d判断疗效,结果治愈53例,占63.0g%;显效28例,占33.33%;无效3例,占3.58%。总有效率为96.42%。

    3 体会

    关于肩周炎的发病原因,现代医学认为病因不明,可能与内分泌失调、慢性劳损等因素有关。祖国医学认为是感受风寒湿邪所致,又称“肩痹”。从临床观察来看,无论是何种原因所致,其病理变化基本是一致的。都是由于致病因素的长期作用,导致肩部肌肉、肌腱、关节囊、滑囊、韧带充血水肿,炎性细胞浸润,组织液渗出而形成疤痕,造成肩周组织挛缩及广泛性粘连,使上肢的动态平衡失调,肩关节内应力失衡,从而导致肩关节活动严重受限。另一方面,由于局部组织的炎性病理变化,刺激周围神经,引起肌肉血管痉挛,病变组织缺血缺氧,致痛物质增加,导致病变区域疼痛。

    臂丛麻醉使疼痛传导通路被阻断,为针刀施术和手法松解提供了一个无痛环境,克服了传统局麻下施术时患者因害怕疼痛的紧张心理,因而患者治疗的依从性就比较好。小针刀对肩周病变组织直接松解剥离,解除粘连,改善血循环和淋巴循环,纠正局部缺血、缺氧状态,一方面有利于炎性产物的吸收和炎症的消除,减轻疼痛;另一方面改善了组织的新陈代谢,加快病变组织的修复。手法可放松肌肉痉挛,进一步松解粘连。滑利关节,纠正关节错位,使患肩建立新的动态平衡。针刀松解与手法配合,相得益彰,促进了本病的快速愈合。, http://www.100md.com(郑邦荣 李 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