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云南中医中药杂志》 > 2011年第5期
编号:12094838
浅谈泄泻的名称及分类(1)
http://www.100md.com 2011年5月1日 《云南中医中药杂志》 2011年第5期
     关键词:泄泻;名称;分类

    中图分类号:R256.34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2349(2011)05-0010-05

    通过研究古代文献中关于泄泻的论述,探讨泄泻的名称及分类后发现,古代有关泄泻的名称繁多,根据发病脏腑、临床表现、病因及发病规律,大致可分为4类。

    关于泄泻的含义,《奇效良方》云:“泄泻,人为一证耳,岂知泄者,泄漏之义,时时溏泄,或作或愈。泻者,一时水去如注泄。”《赤水玄珠》亦云:“粪出少,而势缓者,为泄,漏泄之谓也。粪大出,而势直下不阻者,为泻,倾泻之谓也。”即认为泄与泻的含义是不同的,从排便量、排便的急缓以及持续时间上是有区别的,而明代的孙文胤认为泄与泻虽有所不同,但其病因病机是一致的,且常相兼出现,所以总名为泄泻。如《丹台玉案•泄泻门》曰:“泄者,如水之泄也,势犹沛缓;泻者,势似直下,微有不同,百其病则一,故总名之曰泄泻。”
, 百拇医药
    古代有关泄泻的名称繁多,且比较混乱,如肠澼、胃泄、脾泄、大肠泄、小肠泄、大瘕泄、食泻、虚泄、飧泄、濡泄、溏泄、鹜泄、滑泄、寒泻、冷泻、洞泄、久泻、脱泻、热泻、火泄、暴泄、协热自利、积泻、气泄、惊泄、湿泻、脾虚泄、风泄、痰泄、水泄、暑泄、酒泄、肾泄、五更泻、脾肾泄、鸡鸣泄泻、晨泻、瀼泄、肝泄、饮泻、溢饮滑泻、水恣泄、溢泄、注下、口糜泄、下利、录食泻、漏食泄、直肠泄、直腹泄、豁泄、后泄、气食泄等。本证在《内经》称为泄,有“濡泻”、“洞泻”、“飧泄”、“注泄”等。《难经》有五泄之分,汉唐时代称为“下利”,宋代以后统称“泄泻”。

    1 根据脏腑命名

    《难经•第五十七难》曰:“泄凡有五,其名不同。有胃泄,有脾泄,有大肠泄,有小肠泄,有大瘕泄。”并对每种泄泻的临床表现进行了归纳,如“胃泄者,饮食不化,色黄。脾泄者、腹胀满,泄注,食即呕吐逆。大肠泄者,食已窘迫,大便色白,肠鸣切痛。小肠泄者,溲而便脓血,少腹痛。大瘕泄者,里急后重,数至圊而不能便,茎中痛。此五泄之要法也。”清•雷丰认为五泄之中,胃泄、脾泄属于今天所谓的食泻;而大肠泄、小肠泄、大瘕泄则属于今天所谓的痢疾。其在《时令病》中对此进行了论述,如“考《五十七难》中,胃泄、脾泄,即今之食泻也,大肠泄、小肠泄、大瘕泄,即今之痢疾也。”关于泄泻和痢疾,张景岳认为,泄泻源于水谷不分,属中焦,涉及的脏腑有脾胃和小肠,病位浅而病情轻,治宜分利;下痢源于脂血伤败,属下焦,涉及的脏腑有肝肾大肠,病位深而病情重,治宜调理真阴,并助小肠之主,以益气化之源。因泄泻与下痢的临床表现是不同的,所以鉴别起来不是十分困难,如《证治准绳•泄泻滞下总论》曰:“泄泻之证,水谷或化或不化,并无努责,惟觉困倦。若滞下则不然,或脓或血,或脓血相杂,或肠垢或无糟粕,或糟粕相杂。虽有痛不痛之异,然皆里急后重,逼迫恼人。”
, 百拇医药
    肾泻,《医碥•泄泻》曰:“每天明时泻一二次,名肾泻”,《古今医统大全》认为肾泄多由肾虚而湿邪下注,如:“肾泄者由肾虚,每于五更时溏泄一二次,而连月经年勿止者是,此多肾经湿注,饮酒之人多有之。”《杂病源流犀烛》则不仅对肾泄的名称进行阐明,对肾泄的病因也做了补充,认为肾泄不仅由于肾虚,食积、酒积,寒积同样可以引起肾泄。如:“肾泄,即五更泄,一名晨泄,又名瀼泄,固由于肾虚失守藏之职。而亦有由于食者。有由于酒者。有由于寒者。”《证治准绳•泄泻》关于肾泄病因的观点与《杂病源流犀烛》一致,如《证治准绳•泄泻》曰:“每日五更即泄泻,有酒积、有寒积、有食积、有肾虚,俗呼脾肾泄。”认为五更泻即是脾肾泄。关于肾泄的临床表现,《仁斋直指方论》云:“肾泄者,肤腠怯冷,腰膂酸疼,上咳面黧,脐腹乍痛”,《笔花医镜•脏腑证治》云:“肾之寒。肾之虚也。脉左右尺必迟沉。其症为命门火衰。为不欲食。为鸡鸣泄泻……鸡鸣泄泻者。肾虚也。加味七神散主之”。由上可以看出肾泄又名五更泻、晨泻、瀼泄、脾肾泄、鸡鸣泄泻。

, 百拇医药     肝泄,《医碥》对肝泄进行了描述,如《医碥•泄泻》曰:“有肝气滞。两肋痛而泻者,名肝泄。”即肝泄是因为肝气郁滞,横逆犯脾所致。泄泻之由肝者必以脾虚为前提,如《景岳全书•泄泻》篇说:“凡遇怒气便作泄泻者,必先以怒时挟食,致伤脾胃,故但有所犯,即随触而发,此肝脾二脏之病也。盖以肝木克土,脾气受伤而然”。 肝克脾引起的泄泻往往为痛泻,治疗可用痛泻要方,明•吴崑在注释痛泻要方时说:“泻责之脾,痛责之肝,肝责之实,脾责之虚,脾虚肝实,故令痛泻。是方也,炒术所以健脾,炒芍所以泻肝,炒陈所以醒脾,防风所以散肝”。

    2 根据临床表现命名

    《临证指南医案》对飧泄、溏泄、鹜泄、濡泄、滑泄的临床表现及病机进行了总结,如“经云:湿多成五泄,曰飧,曰溏,曰鹜,曰濡,曰滑,飧泄之完谷不化,湿兼风也;溏泄之肠垢污积,湿兼热也;鹜溏之澄清溺白,湿兼寒也;濡泄之身重软弱,湿自胜也;滑泄之久不能禁锢,湿胜气脱也。”
, 百拇医药
    飧泄,最早见于《黄帝内经》,如《素问•阴阳应象大论》曰:“春伤于风,夏生飧泄”,“清气在下,则生飧泄”。《金匮翼•飧泄》不仅描述了飧泄的临床表现,并对其病因进行了详细的探讨,如“飧泄,完谷不化也。脾胃气衰,不能熟腐水谷,而食物完出。经所谓脾病者,虚则腹满肠鸣,飧泄不化是也。又清气在下,则生飧泄者,谓阳气虚则下陷也。又风气入脾,亦令飧泄。夫风者木气也,而行于土中,风性善行,传化疾速,则熟腐不及,经所谓久风入中,为肠风飧泄是也。又脾所生病,为胸满呕逆飧泄者,亦木气制土之所致也。又虚邪舍于肠胃,多寒则肠鸣飧泄食不化者,土性喜温而恶寒,多寒则变化无权也。故飧泄之病,约有三端,一曰虚,二曰风,三曰冷,而皆以虚为本也。亦曰虚泄。”《时令病》则认为引起飧泄的病因有风邪、木胜、寒气、脾虚和伏气。如:“推飧泄致病之因,乃风邪也,木胜也,寒气也,脾虚也,伏气也。《内经》云:春伤于风,夏生飧泄。又云:久风为飧泄。据此而论,因风邪致病。又云:厥阴之胜,肠鸣飧泄。又云:岁木太过,民病飧泄。据此而论,因木胜致病。又云:胃中寒则腹胀,肠中寒则飧泄。据此而论,因寒气致病。又云:脾病者,虚则腹满,肠鸣飧泄食不化。据此而论,因脾虚致病。又云:虚邪之中人也,留而不去,传舍于肠胃,多寒则肠鸣飧泄食不化,多热则溏出糜。据此而论,因伏气致病。”
, 百拇医药
    溏泄,通常泛指水泻或大便稀溏。湿甚为此病的常见病因,如《素问•气交变大论》曰:“岁土太过,雨湿流行,肾水受邪……脏气伏……病腹满溏泄肠鸣”。朱震亨则认为溏泄乃湿兼热所致,如《金匮钩玄•卷下》曰:“溏泄者,渐下汗积粘垢,湿兼热也”。另外陈无泽在《三因极一病证方论》中描述“喜则散,怒则激,忧则聚,惊则动,藏气隔绝,精神夺散,必致溏泄”即认为情志失调亦可导致溏泄。

    濡泄,《金匮翼》对濡泄描述较为详尽,认为濡泄乃湿邪为患,临床表现为肠鸣腹不痛,如《金匮翼•湿泻》云:“湿泻,一名濡泄,其脉濡细,其症泄水,虚滑,肠鸣,身重,腹不痛。由脾胃有湿,则水谷不化,清浊不分。久雨潮溢,或运气湿土司令之时,多有此疾。《内经》所谓湿胜则濡泄。《左传》所谓雨淫腹疾是也。又水寒之气,入客肠间,亦令人濡泻,经云:太阳之胜,寒客下焦,传为濡泄是也。”

    鹜泻,《金匮钩玄•卷下》认为鹜泻的病因乃寒湿,临床表现为泻下澄彻清冷,如:“鹜泄者,所下澄彻清冷,小便清白,湿兼寒也”。《古今医统大全》则认为鹜泻为脾胃及大肠有寒所致,如:“鹜泻者,少腹生寒而为此证。盖阴中之至阴,脾也。脾胃虚弱,为风寒所胜,则阴气太盛,阴盛则脏寒,脏寒则糟粕不化,大便黑,状似鹜溏者是也。大肠有寒,证亦如此”。, 百拇医药(王翠芳李峰王玉光)
1 2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