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云南中医中药杂志》 > 2012年第2期 > 正文
编号:12175637
毫针松解法治疗第三腰椎横突综合征110例疗效观察
http://www.100md.com 2012年2月1日 徐艳清 栗勇胜 徐旭 张波
第1页

    参见附件(1144KB,2页)。

     摘要:目的:观察毫针松解法治疗第三腰椎横突综合征(以下简称腰三横突综合征)临床疗效,寻找一种更安全、有效、操作简单、实用、易推广的治疗腰三横突综合征的新方法。方法:将220例确诊为腰三横突综合征的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110例、对照组110例,治疗组采用毫针松解法治疗,对照组采用推拿加电针法治疗,比较2组治疗所需时间、疼痛缓解情况。结果:2组治疗后比较,治疗组临床疗效及治疗所需时间、体征积分均优于对照组,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毫针松解法治疗腰三横突综合征,具有操作简便、安全、有效、患者依从性好,具重复性,治疗时间短、易推广的优点。

    关键词:毫针松解法;第三腰椎横突综合征;疗效

    中图分类号:R245.31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7-2349(2012)02-0047-02第三腰椎横突综合征是以腰痛或腰腿痛为主要临床表现的综合症候群。其主要表现为腰部疼痛,症状重者疼痛可沿臀部、大腿后侧向下牵涉至腘窝,向前牵涉至腹部,疼痛一般不超过腘平面。临床以第三腰椎横突尖端有明显的压痛,定位固定为特征,有时可在第三腰椎横突尖端触及条索状、囊性结节。笔者采用毫针松解法治疗该病110例,取得较好疗效,现报道如下。

    1临床资料

    1.1一般资料选择2010年5月~2011年5月本院中医骨伤科门诊,确诊腰三横突综合征的患者220例。其中男108例,女112例;年龄18~60岁;病程最短3个月,最长15 a;有明显外伤史98例,单侧患病156例,双侧患病64例,有腰肌劳损史122例。将220例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110例,2组一般资料比较经统计学处理,无显著性差异(P>0.05),具有可比性。

    1.2诊断标准参照国家中医药管理局颁布的《中医病证诊断疗效标准》拟定:(1)有突然弯腰扭伤,长期慢性劳损或腰部受凉史;(2)多见于从事体力劳动的青壮年;(3)多为一侧慢性腰痛,晨起或弯腰时疼痛加重,久坐直起困难,有时可放射至膝部;(4)第三腰椎横突尖端压痛明显,并可触及条索状结节;(5)X线片有时可见第三腰椎横突过长或左右不对称。

    2方法

    2.1治疗组采用毫针松解法:患者俯卧位,腹下垫枕头,先定位找到L3横突尖端,做好标记,常规皮肤消毒,取华佗牌毫针0.35×50 mm或0.35×60 mm(视患者胖瘦选择针具长短)垂直刺入,针尖与横突垂直,针尖到达横突尖端骨面时,向后退针离开骨面,调整针尖方向,使针尖斜向横突尖端上缘、外缘、下缘斜刺,针尖紧贴腰三横突尖端骨质边缘,患者有明显酸胀痛感,术者手下有针刺入帆布之应指感,之后术者用毫针沿上述三个方向作提插松解,应指感消除后即可出针,压迫针眼10 s,一般1次即可,如有余痛,7 d后复诊,可再治疗1次。为防止腰痛复发,疼痛缓解后指导患者行腰背肌功能锻炼。

    2.2对照组首先在L3压痛点周围用法治疗,逐渐移到压痛点;揉肾俞、气海俞、大肠俞;拿委中,以酸胀为度;再在腰三压痛点上下方用弹拨手法;后取L3横突压痛点(阿是穴)即用0.30×50 mm华佗牌毫针于痛点直刺一针到达横突尖,在距痛点上下各1.5 cm处斜行刺入痛点2针,得气后,将华佗牌电子针疗仪的电仪输出端分别上下接电针,余穴取大肠俞、气海俞、夹脊穴为主,伴臀部及下肢痛者加秩边、环跳、殷门、委中,按常规取穴进针,每天1次,每次15~20 min,7 次为1个疗程[1]。

    2.3统计学方法运用SPSS 11.7统计分析软件对本研究所得数据进行统计学处理,判定研究结果。

    3疗效标准与治疗结果

    3.1疗效标准参照《中医病证诊断疗效标准》拟定。治愈:腰痛消失,功能恢复;好转:腰痛减轻,活动功能基本恢复,劳累后仍觉疼痛不适;未愈:腰痛无明显减轻,活动受限。

    3.2治疗结果

    3.2.12组临床疗效比较见表1。

    表12组临床疗效比较n(%)组别n治愈好转未愈总有效率/%治疗组11086(78)24(22)0(0)100*对照组11038(35)62(56)10(9)90.90与对照组比较,*P<0.05

    3.2.22组治疗所需时间比较治疗组治疗1次或2次治愈率为78%,好转率为22%,随访3个月未复发。治疗组治疗时间短,7天1次,每次约5 min,操作简单;而对照组治愈率为35%,好转率为56%,未愈率为9%。对照组每天都需治疗,且每天推拿30 min、电针20 min,时间长,操作费时费力。故治疗组治疗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

    3.2.32组疼痛症状缓解比较疼痛缓解情况采用数字评分法(Numeric rating scale,NRS),将疼痛的程度用0~10共11个数字表示,0表示无痛,10代表最痛,患者根据自身疼痛程度在这11个数字中挑选一个数字代表其疼痛程度。0分:无痛;3分以下:有轻微的疼痛,患者能忍受;4分~6分:患者疼痛并影响睡眠,尚能忍受,应给予临床处置;7分~10分:患者有强烈的疼痛,疼痛剧烈或难忍。结果见表2。

    表22组患者治疗前后体征积分比较( ±s ,分)

    组别n治疗前治疗后治疗组1107.1±3.10.5±2.7*△对照组1106.9±3.53.6±3.2*与本组治疗前比较,*P<0.05;与对照组治疗后比较,△P<0.054讨论

    第三腰椎居于全腰椎之中心,活动度大,且横突较长,横突上有腰大肌和腰方肌的起点,并有横突棘肌、横突间肌、骶棘肌、腹横肌、腹内斜肌、腹外斜肌、腰背筋膜附着其上[2~3],易发生肌肉牵拉损伤,引起局部组织炎性肿胀、充血、渗出等病理变化,导致腰脊肌肉紧张或痉挛;或因局部经脉瘀阻,对经过该横突尖部的腰1~3脊神经后支产生刺激、卡压等作用,使神经水肿、供血不足引起腰臀疼痛及其他症状。另外,炎症粘连还可能牵涉性的影响脊神经前支,如闭孔神经受累出现内收肌痉挛压痛[4]。本病属中医之“腰痛”、“筋伤”范畴。《内经》曰“腰为肾之府”,而肾脉循行“贯脊属肾”。《诸病源候论》认为:“脊主腰脚”,“劳损于肾,动伤经络,又为风冷所侵,血气搏击,故腰痛也。” 《景岳全书•腰痛》云:“跌仆伤而腰痛者,此伤在筋,而血脉凝滞也。”足太阳膀胱经挟脊抵腰中,与足少阴肾经相表里。故本病为腰背部太阳经筋、脉络气血瘀滞,风寒湿邪痹阻,合而为病。患者多数有不同程度的腰部外伤史,是由跌仆外伤,损伤筋脉气血、局部气血运行不畅;或体位不当,腰部用力不当,脉络痹阻;或感受风寒湿等外邪,聚于腰府,痹阻经络血脉不通。发病机理初起是风寒湿邪外侵,痹阻经脉,不通则通,后期因久病必虚,气血运行不畅,气滞血瘀兼肾虚,故病性为虚实夹杂。本科应用毫针针刺,采用特定手法治疗,可达到松解横突周围的粘连组织,有效解除或降低肌纤维,腰肌筋膜对神经和血管的卡压,疏通局部经络气血,使气血运行通畅,改善局部血液循环,有效缓解疼痛。腰三横突综合征在慢性腰痛患者中发病率高,病程长,患者极其痛苦,重者影响工作及生活,目前各种治疗方法较为繁杂、不易临床推广。

    本科捏合传统针刺及小针刀松解手法,自创毫针松解治疗腰三横突综合征 ......

您现在查看是摘要介绍页,详见PDF附件(1144KB,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