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云南中医中药杂志》 > 2016年第8期
编号:12958097
温针治疗中风后痉挛性偏瘫30例疗效观察
http://www.100md.com 2016年8月1日 《云南中医中药杂志》 2016年第8期
     摘要:目的 评价温针治疗中风偏瘫痉挛状态的临床疗效。方法 符合标准的60例中风后偏瘫痉挛状态患者,随机分为2组,其中治疗组30例,采取温针治疗;对照组30例,给予传统针刺法治疗。结果 2组患者分别于治疗前后采用Ashworth量表评定肢体痉挛状态,采用Fugl—Meyer评分法和Barthel指数评定肢体运动功能水平、日常生活能力。2组治疗后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治疗组优于对照组。结论 温针治疗中风后偏瘫痉挛状态疗效确切优于传统针刺法治疗,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关键词:温针;中风;痉挛性偏瘫

    中图分类号:R2552 文献标志码:B 文章编号:1007-2349(2016)08-0070-02

    中风后痉挛性偏瘫是指以大脑皮层为主的高级中枢丧失了对随意性运动功能的调控作用从而产生由低级中枢控制下的痉挛为基础的异常运动模式,这是上运动神经元受损后自然恢复过程中必然出现的阶段性现象是中枢性瘫痪的特征之一[1]。因此,如何尽早解决痉挛问题,打破异常运动模式,已成为现代康复医学的一个热点问题。笔者采用温针治疗中风后痉挛性偏瘫,取得一定疗效,现报道如下。

    1 临床资料

    11 一般资料 所有病例均来自本院脑病科2011年10月—2013年10月住院患者,共60例。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30例。治疗组男14例,女16例,年龄最大70岁,最小45岁,平均(6200±763)岁,病程(423±280)月,其中缺血性中风21例,出血性中风9例;对照组男17例,女13例,年龄最大78岁,最小50岁,平均(6557士856)岁,病程(540±323)月,其中缺血性中风22例,出血性中风8例。2组患者在年龄、病程、性别、中风一般资料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诊断标准 (1)西医诊断标准:符合2005年中华医学会第四次全国脑血管病学术会议通过的《中国脑血管病防治指南》[2] ......

您现在查看是摘要页,全文长 7302 字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