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医疗版 > 疾病专题 > 皮肤科 > 皮肤附属器官疾病 > 痤疮(青春痘)
编号:13094452
中药内服外用联合强脉冲激光治疗中重度痤疮临床观察
http://www.100md.com 2017年10月8日 《云南中医中药杂志》 2017年第7期
     摘要:目的探讨中药内服外用联合强脉冲激光治疗中重度痤疮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6年1月—2016年6月在本院皮肤科门诊按照Pillsbury分类法,分级判断为Ⅲ级和Ⅳ级的中重度痤疮患者80例,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40例,治疗组给予中药内服外用联合强脉冲激光治疗,对照组单纯给予强脉冲光治疗。结果2组患者治疗12周后临床疗效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中药内服外用联合强脉冲激光治疗中重度痤疮的疗效较单纯采用强脉冲光有明显优势,且副作用少。

    关键词:痤疮;内外合治;激光

    中图分类号:R75873+3文献标志码:B文章编号:1007-2349(2017)07-0043-02

    痤疮是一种好发于青中年的毛囊皮脂腺的慢性炎症性皮肤病,以粉刺、丘疹、脓疱、结节、囊肿及瘢痕为主要特征,也是常见损容性皮肤病之一。其发病率高、病因复杂、影响美观,疗效不确定,成为临床皮肤科医师面料的棘手问题。本科自2016年1月—2016年6月对中重度痤疮采用自拟痤疮汤及痤疮面膜配合强脉冲激光治疗,与单独运用强脉冲激光治疗进行临床对照观察,比较治疗的有效性及安全性,现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2016年1月—2016年6月在本院皮肤科门诊确诊为痤疮的门诊病例80例。随机分为2组,其中治疗组40例,男19例,女21例;年龄17~35岁,平均241岁;病程3月~7 a;Ⅲ级25例,Ⅳ级15例;对照组:40例,男17例,女23例;年龄14~33岁;平均237岁;病程3~8 a;Ⅲ级27例,Ⅳ级13例。2组性别、年龄、病程及病情分级等一般资料经统计学处理,无显著性差异(P>005),具有可比性。

    12入选标准按照Pillsbury分类法,分级判断为Ⅲ级和Ⅳ级的中重度痤疮患者;患者均自愿配合临床观察。

    13剔除标准(1)入选前3个月内曾系统应用或外用四环素类抗生素等抗痤疮药物治疗者;(2)患有心、肝、肾等重要脏器疾患;(3)孕妇及哺乳期妇女;(4)过敏体质或对重要成分过敏者;(5)依从性差者;(6)近3月内服过维A酸的人;(7)有光敏感病史、免疫系统异常的患者;

    14治疗方法治疗组予痤疮汤(基础方:生枇杷叶20 g,生地15 g,丹参15 g,生桑百皮20 g,白芷15 g,丹皮15 g,黄芩15 g)。加减:肺经风热加生石膏20 g,牛蒡子15 g;肺经血热加生地榆15 g,赤芍15 g;脾虚湿蕴型加生薏苡仁25 g,茯苓20 g;胃肠湿热型加龙胆草10 g,虎杖15 g;冲任不调女贞子15 g,旱莲草15 g;痰湿蕴阴加浙贝母15 g,半夏10 g;血瘀痰结加益母草20 g,桃仁10 g,红花10 g。每日1剂3次口服,连服15 d,外用痤疮面膜(主要成分:丹参、白芷、黄芩、黄柏、大黄、天花粉碾碎为粉末,每次加熟石膏粉、滑石粉以适量温水调和外敷,每周2次,连用12周)在此基础上加强脉冲光治疗,每4周1次,能量16~22 j,波长585 mm(治疗前清理脓疱、脓液);对照组只给予强脉冲光治疗,每4周1次,能量16~22 j,波长585 mm(治疗前清理脓疱、脓液);2组患者疗程均为12周,每2周复诊1次,记录患者治疗前及治疗后每次复诊时的皮损(丘疹、脓疱、结节、囊肿)的变化情况并作观察对比分析。

    15注意事项在治疗期间忌食甜辣及多油脂食物,使用医学护肤品,保持情绪稳定及充足的睡眠,且勿用手挤压皮疹。

    16疗效判定标准参照《中国痤疮治疗指南》。痊愈:丘疹、脓疱、结节和囊肿消除90%以上;显效:为丘疹、脓疱、结节和囊肿消除70%以上;有效:丘疹、脓疱、结节和囊肿消除50%以上;无效:丘疹、脓疱、结节和囊肿消除50%以下;复发:随访期间,可见面部症状较前加重或者更严重。

    17统计学方法采用SEMS30软件进行统计学处理,计数资料比较用χ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组临床疗效比较见表1。

    3讨论

    痤疮是一种好发于青春期男女的毛囊、皮脂腺的慢性炎症性皮肤病。近年来发病率逐渐增多,且症状较重,影响美观,顽固难愈。痤疮是多种致病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包括皮脂腺分泌过度,毛囊皮脂腺导管角化异常,痤疮丙酸杆菌繁殖及炎性反应,免疫学异常和遗传因素等,细菌感染在痤疮发病中起重要作用。研究表明,从痤疮患者的丘疹、脓疱、脓液中分离出最多的厌氧菌,包括痤疮丙酸杆菌和颗粒丙酸杆菌;需氧菌有金黄色葡萄球菌、中间型葡萄球菌和表皮葡萄球菌,其中痤疮丙酸杆菌的分离率和菌种阳性率最高。祖国医学对痤疮的认识较早,明代陈实功《外科正宗》:“肺风属肺热,粉刺、酒渣鼻、酒刺属脾经。此四病同类,皆由血热郁滞不散。”认为易患痤疮之人,多因禀赋热盛,即有素体肾阴不足,冲任失调,天癸相火过旺,又有后天因饮食不节,过食肥甘厚味,致脾胃运化失常,肺胃湿热,外发肌肤。或外感风热之邪或湿邪,内蕴化热而发病。治疗痤疮,把握好“肺、胃、肝、脾”的脏腑定位,并结合“湿、热、毒、瘀”等致病因素。根据痤疮发病机理及中医辨证分型,笔者本次观察对象主要是中重度痤疮患者。口服中药主要成分是生枇杷叶、生地、丹参、生桑百皮、白芷、丹皮、黄芩,能有效抑制痤疮丙酸杆菌繁殖及炎性反應,纠正毛囊导管角化,清热燥湿,丹参具有抑制雄性激素分泌,活血祛瘀、凉血消痈,黄芩清热燥湿、泻火解毒、抑菌,丹皮清热凉血、活血化瘀等功效。外敷药物主要成分丹参、蒲公英、金银花、黄芩、黄柏、大黄、连翘,具有抗菌、抑菌、清热解毒、消肿散结、抗炎解毒。内服、外用相互协助抗炎、抑菌、抑制皮脂腺分泌,活血化瘀、消肿散结。配合光子局部抗炎、抑菌,抑制皮脂腺分泌,以达到内服、外治治疗,抑菌、抗菌、预防疤痕形成及减少色素沉着等作用,从而提高治疗疗效。本临床研究结果显示,中药内服外用联合强脉冲激光联合治疗中重度痤疮临床治愈率和有效率较高(8036%),明显优于对照组(5918%),经统计学分析差异有显著性(χ2=542,P<005)。且不良反应少,使用安全,值得临床使用。, http://www.100md.com(纳猛 李霞 钟庆坤 邵丹 张娴)


    参见:首页 > 医疗版 > 疾病专题 > 皮肤科 > 皮肤附属器官疾病 > 痤疮(青春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