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云南中医中药杂志》 > 2017年第10期
编号:13105484
李斯文外治法治疗恶性淋巴结肿大临床观察
http://www.100md.com 2017年10月1日 《云南中医中药杂志》 2017年第10期
     摘要:目的 观察李斯文教授运用消瘰散治疗恶性淋巴结肿大的临床疗效。方法 采用回顾性分析,对42例恶性淋巴结肿大患者,随机分为2组,治疗组用消瘰散外用,对照组用仙人掌外用,观察2组的临床疗效及淋巴结疼痛、肿胀缓解程度。结果 治疗14d后,治疗组临床总有效率为905%,对照组为667%,2组疗效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疼痛、肿胀缓解时间均短于对照组,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李斯文教授所运用的消瘰散,对恶性淋巴结肿大患者外敷治疗有一定的疗效,值得进一步推广。

    关键词:李斯文教授;恶性淋巴结肿大;经验

    中图分类号:R7334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7-2349(2017)10-0048-02

    李斯文教授系第四批、第五批全国老中医药专家学术经验继承工作指导老师,云南省名中医。从事中医临床、教学、科研工作数十余年,其不仅在各种恶性肿瘤中西医结合治疗方面有独特的诊治思想,在临床上各种原因导致的恶性淋巴结肿大的治疗也有比较深刻的研究。淋巴结肿大一般以耳前、耳后、颈部、锁骨下、腋窝、腹股沟较多,本病属于祖国医学的“瘰疬”范畴,发病机理为患者平素恣食肥甘厚味、醇酒辛辣炙煿,脏腑蕴热内生;或七情内郁,肝郁化火,下烁肾阴,热毒蕴结。李斯文教授的消瘰散对改善患者临床症状,减轻患者痛苦,提高患者生活质量,有较好的疗效。笔者对42例恶性淋巴结肿大患者进行了回顾性分析研究,现总结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入选病例来源于云南省中医医院肿瘤科自2016年1月至2017年2月的住院及门诊患者共42例。其中男25例,女17例,年龄26~68岁。42例淋巴结肿大患者按随机数字表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每组21例。对照组男14例,女7例,平均年龄(425±127)岁;治疗组男11例,女10例,平均年龄(387±145)岁。2组患者性别组成、病程等一般情况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12 一般情况 42例淋巴结肿大患者,其中头颈部恶性肿瘤18例,胸腔恶性肿瘤12例,腹腔恶性肿瘤9例,其余恶性肿瘤3例。

    121 纳入标准 ①经病理诊断为恶性肿瘤的住院及门诊患者 ②患者均有不同程度的淋巴结肿大 ③辨证为热毒蕴结的患者 ④局部无破溃者 ⑤具有完整的临床资料,年龄26~68岁的患者 ⑥患者一般情况良好,卡氏评分≥60分,生存时间估计≥3个月者。

    122 排除标准 ①不符合病例纳入标准 ②卡氏评分<60分,生存时间估计<3个月者。

    13 治疗方法

    131 对照组 根据患者淋巴结肿大程度,予患者适量仙人掌,去皮,捣泥,隔棉纸外敷,1次/d,14 d为1个疗程。

    132 治疗组 按照患者淋巴结肿大程度,取适量消瘰散,胆南星30 g,夏枯草30 g,山慈菇15 g,半枝莲30 g,苍术15 g,厚朴15 g,白术15 g,大黄10 g,黄芩15 g,黄连10 g,黄柏15 g,栀子15 g,白芨15 g,重楼15 g,延胡索15 g,蜈蚣2条,全蝎10 g。将各中药研磨混合,再用热水调成糊状外用,1次/d,14 d为1个疗程。若治疗期间病情加重,出现伤口感染或全身症状严重者,则不再继续入组,选用其他药物对患者进行综合治疗。使用方法:将仙人掌或消瘰散外敷至肿大淋巴结处,超出肿大淋巴结范围2~3 cm,最大范围不超过15 cm,外敷1 h。

    14 疗效评价 临床症状疗效:观察指标以中医临床症状积分变化为主,参照《中药新药临床研究指导原则》[1]中的证候积分评价标准进行评定。显著改善:证候积分值下降超过70%;部分改善:证候积分值下降程度介于30%~70%;无改善:证候积分值下降程度不足30%;加重:证候积分值上升超过30%。

    15 统计学方法 所有数据采用SPSS210软件处理,计量资料用均数±标准差(x±s)表示,计量资料两组样本比率差异的显著性t检验,计数资料用χ2检验。P值≤005将被认为所检验的差别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临床证候疗效 见表1。

    22 2組疼痛、肿胀缓解时间 见表2。

    2 讨论

    淋巴结是网状内皮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是重要的外周免疫器官。正常人淋巴结质地软、光滑,无压痛,能活动,直径大小约在01~02cm 左右。在某些病理刺激下,可产生过多的淋巴细胞、浆细胞、单核细胞及组织吞噬细胞,会使局部或全身多处淋巴结肿大[2]。恶性肿瘤转移所致的淋巴结肿大,质地硬或有橡皮样感,表面光滑或有突起,与周围组织黏连不易推动。左锁骨上窝淋巴结肿大,多为腹腔脏器(结肠癌、胃癌、肝癌等)转移;右锁骨上窝淋巴结肿大,多为胸腔脏器(肺癌、食管癌等)转移。乳腺癌最早经胸大肌外侧缘淋巴管侵入同侧腋下淋巴结;肺癌一般转移到同侧纵膈、支气管及颈部淋巴结;食管癌可向上或向下转移,上段食管癌常转移至锁骨上及颈淋巴结,中下段食管癌多转移至气管旁、贲门及胃左动脉旁淋巴结[3]。

    本研究对云南省中医医院肿瘤科42例淋巴结肿大患者进行研究发现,治疗组(消瘰散)较对照组(仙人掌),治疗14d后,治疗组临床总改善率为905%,大于对照组(619%),治疗组的临床总改善率远远高于对照组;对于2组的疼痛、肿胀缓解时间,治疗14d后,治疗组疼痛、肿胀缓解时间均明显短于对照组,具有缓解患者临床痛苦,提高患者生活质量的作用,临床上值得进一步推广。

    本研究为李斯文教授的外治法治疗经验,针对恶性淋巴结肿大患者,且辨证为热毒蕴结的患者,采用消瘰散,临床上疗效显著。仙人掌作为常用中药,其性味苦、寒,入心、肺、胃三经,具有活血行气、清热解毒之功效,其主要治疗痞块、心胃气痛、肺痈、乳痈、烧伤、烫伤、毒蛇虫咬伤等[4]。现代药理研究结果证实,仙人掌有消炎、镇痛、降血糖、降血脂、抗肿瘤、抗氧化、抗疲劳、抗病毒等多种生物活性[5]。消瘰散主治热毒蕴结之淋巴结肿大,热毒瘀血相搏,壅滞肌腠,故见局部红肿热痛。方中胆南星性凉,具有清热解毒,外用散结消肿之功效;夏枯草、山慈菇、半枝莲清热解毒,散结消肿,四者共为君药。大黄、黄芩、黄连、栀子清热解毒泻火,以荡涤瘀热凝血,后三者构成黄连解毒汤,使清热燥湿解毒之功更强,黄连解毒汤出自《外台秘要》,其有明显的抑制恶性肿瘤的作用,可通过抑制VEGF及MMP-9的表达来抑制血管的生成从而抑制肿瘤的生长[6],四者共为臣药;白术益气健脾,燥湿;重楼增强清热解毒之功效,现代药理研究表明,重楼主要活性成分为甾体皂苷类化合物,具有较强的抗肿瘤、止血、镇痛、镇静、免疫调节等作用[7];延胡索活血行气止痛,蜈蚣、全蝎攻毒散结,通络止痛;共为佐使药。以诸药合用,共奏清热解毒,消肿止痛之功。因药证合拍,诸症皆平,收到满意疗效。

    综上所述,在临床工作中,消瘰散外敷,在恶性淋巴结肿大中有较好的疗效,患者操作简洁方便,费用低廉,对淋巴结肿大的患者且经济上有一定困难的患者有较好帮助,但此次研究病人样本数较少,期待扩大范围进一步研究。

    参考文献:

    [1]卫生部中药新药临床研究指导原则(试行)[M].北京: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2002:215-224

    [2]迟新宇综合疗法治疗小儿颈部淋巴结肿大44例[J].河南中医,2013,(11):1981-1982

    [3]戴万亨诊断学基础[M].北京:中国中医药出版社,2007

    [4]王洪水仙人掌多糖提取及特性研究[J].亚太传统医药,2013,9(12):19-21

    [5]文雯,李梁仙人掌的药用功效及有效成分提取的研究进展[J].保鲜与加工,2011,11(05):47-50

    [6]张梦月,孙燕,于宁,等黄连解毒汤对S_(180)肉瘤、MVD及VEGF、MMP-9表达的影响[J].沈阳医学院学报,2017,(02):178-188

    [7]成莉,甄艳,陈敏,等扩大重楼药用资源研究进展[J].中国中药杂志,2015,(16):3121-3124, 百拇医药(陈瑾 李艺)